正月十五闹元宵,闹完元宵“拉保保”。2月25日,正月十六,对四川广汉人来说,这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
这一天,广汉市区房湖公园和金雁湖公园是“拉保保”的主会场。公园里到处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们自发来到这里,为孩子拉个“保保”,祈求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据当地政府的消息,截至当天下午4点,有20余万人涌入广汉城区,“拉保保”成功214对,两园入园人数达到6万余人。
“拉保保”又称“拜干爹”“认干爹”,这一川西平原上最纯朴、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源自清朝乾隆年间,分为“游百病”和“拉保保”,由两个民俗相融、发展、演变而来。
▲广汉“拉保保”民俗活动现场
现场:
一顶“猪儿帽” 结缘两家人
人山人海!家长带着孩子寻“保保”
上午8点30分,“拉保保”民俗活动正式开始。在房湖公园12株古柏树下和金雁湖公园12生肖旁,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喜笑颜开。
现场,有不少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穿梭在人群中寻找合适的“保保”,看看哪个“有眼缘”。“今天我准备给3岁的孩子拉个‘保保’,一大早就赶过来了,我在看哪个合眼缘。”来自成都的张女士笑眯眯地说。
按照“拉保保”传承下来的规矩,如果看中哪位投缘者,家长便在其头上扣一顶自家孩子的帽子(俗称猪儿帽),如果对方也愿意,就拉他成为自己孩子的“保保”。今年的“拉保保”活动,在登记处特别给孩子准备了玩偶龙和蛋糕,并为拉成功的双方赠送广汉本地特产的金鱼喜米。
▲广汉“拉保保”民俗活动现场
“拉到咯!拉到咯!搞快喊‘保保’! ”拥挤的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欢呼,一位长相富态的男子头戴“猪儿帽”,被大家簇拥着,和孩子家长一起笑呵呵地走向“登记处”。这是当天房湖公园内拉成功的第一对“保保”。“我本来是看热闹的,没想到自己被拉成了‘保保’。”来自成都市成华区的雷义豪对孩子父母说,“以后我就是孩子的‘保保’,祝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我很喜欢小孩子,能够当上‘保保’,既意外又开心。”广汉高坪镇的李真莉是当天第一个拉成功的“女保保”,孩子来自河北,她特意和孩子拍照合影留念,还和孩子父母互留了联系方式,希望今后保持来往,共同呵护孩子成长。
来自广汉城区的曾先生当天也赶到房湖公园体验民俗,一不下心被拉了“保保”,收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很有缘分,大小双特别乖,很开心。”在登记点,曾先生与孩子家长互留联系方式,并合影留念。
在当天的“拉保保”活动现场,鼓掌声和助威声此起彼伏,不时有“男保保”或“女保保”被戴上孩子的帽子,并被簇拥着走向登记台。
▲广汉“拉保保”民俗活动现场
“拉保保”民俗活动用奇妙的缘分,将素不相识的两家人“拉”在一起,“拉”出了喜庆吉祥,也“拉”出了美好祝福。
习俗:
源自清代已传承300余年
当天成功“拉保保”214对
正月十六“拉保保”活动当天,不仅房湖公园和金雁湖公园两个“拉保保”主会场,广汉城区到处都喜气洋洋,大街小巷人潮涌动。
在各大商业街区,布置新年花卉、吉祥神龙、喜庆爆竹等装饰,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购物的热门打卡地。同时,各商家创新消费场景,借民俗活动聚势兴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促销活动,进一步激发购物消费热情。
在雒城门广场,2024广汉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热闹非凡,包括广汉缠丝兔、金丝面、连山回锅肉、汉州面具、汉州剪纸等在内的数十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展销非遗文创商品。同时邀请在场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在新近改造完工的“雒城夜市”,来来往往的人群摩肩接踵,各种特色中餐、地道小吃、炸炸烧烤、钵钵鸡、串串、火锅……琳琅满目的美食,散发着城市的“烟火气”,释放了餐饮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对广汉人来说,过了正月十六“拉保保”,这个年才算是真正过完。
“拉保保”又称“拜干爹”“认干爹”,这一川西平原上最纯朴、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源自清朝乾隆年间,分为“游百病”和“拉保保”,由两个民俗相融、发展、演变而来。川西地区自古就有“农历正月十六游毛病,游了毛病不生病”的说法,表达了人民群众辟邪除灾、迎祥纳福,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传承了300多年的“拉保保”,成为广汉人文脉络最长、群众参与最广的地方民俗活动,也让“广汉年味”更加浓郁绵长。
截至当天下午4点,有20余万人涌入广汉城区,“拉保保”成功214对,两园入园人数达到6万余人。
孔继红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编辑 彭疆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