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说彭州”展览现场,满壁书画之间开满了真正的牡丹花

红星新闻 2024-05-17 17:47
进入
文化快报
阅读更多内容

一场鲜花盛开的展览,正悄然在成都“绽放”——位于桂溪生态公园西区的成都市政协文史书画馆中,由成都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和彭州市政协共同主办的“书香政协 画说彭州”牡丹山水主题书画展,不仅展出了100多幅以牡丹和山水为主题的书画作品,现场还摆满了娇艳的牡丹花。

1811101740.jpg展览现场的黄牡丹

“天彭”是唐宋时期彭州的美称,“天彭牡丹”则是一个统称的概念,指产于彭州的名种牡丹,自宋代起,天彭牡丹就已经驰名全国。

“天彭牡丹”之盛,既源于地域之灵气,又得益于培植技术的纯熟。南宋文人胡元质在《牡丹谱》中写道:“牡丹之性,不利燥湿,彭州丘壤,既得燥湿之中,又土人种蒔偏得法,花开有至七百叶,面可径尺以上。”

233824035.jpg

不过,牡丹的花期是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在清明寒食的时节最盛。如今已是5月中旬,为何还能保持开放呢?

彭州市天彭牡丹保育发展中心主任李上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得益于如今的低温保存技术,可将仍处于花蕾状态的牡丹,先放进仅有2-3℃的低温环境里,令其暂时“休眠”一段时间。

1107286782.jpg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姹紫嫣红的牡丹花,枝叶上大都挂着一张小小的“身份牌”标明其品种——湔江紫、旭港、黑夫人、彭州紫、金腰楼……据李上官介绍,如今正在成都开展的世园会上,他们也带去了八大色系、十大花系的彭州牡丹,约有200来株,分十个点位放置,占尽了园区的“C位”。

早在宋代,天彭牡丹就已经与洛阳牡丹并驾齐驱,闻名全国。著名诗人陆游也是天彭牡丹的“粉丝”,不仅写下《天彭牡丹谱》,在他离开成都后,仍怀念天彭牡丹之美,写下了“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的名句(《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zhaich.png

陆游《天彭牡丹谱》摘抄(罗茂春)

此次展览的副标题,便是那句“一朵妖红梦里看”。现场也有一件书法作品,内容便是摘抄陆游的《天彭牡丹谱》。在《天彭牡丹谱》里,陆游记下了好多美丽的牡丹品种名——祥云、醉西施、瑞露蝉、泼墨紫、洒金红、碧水盘……

据陆游的记载,牡丹因其娇贵,素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的说法。在这位诗人的笔下,千年前赏花的场景,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那年,成都有位将领花高价从彭州买了数百朵牡丹,快马加鞭送回成都的时候,花朵上的露水都还没有干透。“露犹未唏。其大径尺。夜宴西楼下,烛焰与花相映,发影摇酒中,繁丽动人。”

tianp.png陈志才《乡思不尽》

此次展览的参展画家之一、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兼工笔画工作室主任陈志才,也是位资深的“牡丹画家”。展出的《乡思不尽》,以陈志才选出的“药牡丹”作为画面主角,“这种牡丹花叶子少,枝干比较枯,与多数牡丹花娇艳明媚的模样略有不同,别具一种清冷潇洒的气质。”

陈志才告诉记者,自己每年春天都去彭州写生画牡丹。“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也会看到新品种的牡丹花,所以我每年画出的牡丹花,也都随之发生细微的变化。”

56.png

陈亦仁《天纵秾华蘸丹砂》

据介绍,这场书画展的展期持续至本月月底,现场除了牡丹花与书画作品之外,还有不少彭州的文创和非遗精品一同展示,多角度、全方位地将彭州传承千年的文脉底蕴呈现给观众。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