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与名誉,更触及到法律的边界
7月31日,兴隆县委宣传部发布辟谣:网上关于《【河北承德举报公安局长的派出所所长被留置调查?当地宣传部:正在调查中】》一帖,经向有关部门核实,属不实信息。
这一则辟谣信息,将公众的记忆拉回到了一个多月前。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22日,兴隆县六道河派出所所长苏九雷在社交平台公开实名举报兴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刘文宁涉嫌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举报内容涵盖充当涉黑团伙保护伞、买官卖官、大搞权钱交易等多个方面。
据百姓关注报道,举报人苏九雷确认举报视频系自己所发,并表示所列情况均属实。兴隆县纪委表示已知晓此事,并已介入调查。“承德发布”官微6月22日也发布了通报称:已关注到,兴隆县公安局六道河镇派出所所长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已成立调查组正在核实。
这是一起不太寻常的检举事件。一是检举人的身份特殊,是派出所所长,其举报的可信度在公众眼里可能要高于一般人。二是被检举人的身份是检举人的上司,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下属检举上司,一般人可能没这个勇气。三是检举的方式特殊,派出所所长选择了在网上公开举报,是否已经通过纪检监察渠道或者司法机构去检举,尚不得而知。
因为特殊,所以吸引眼球,这可能也是检举人想要达到的效果。然而,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没有等来相关事件的调查结果,却等来了一则辟谣消息。从网友们的留言来看,公众的疑虑并没有因为辟谣完全消除。毕竟,辟谣本身并不等于澄清了所有事实,更不代表调查结果已经明朗。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关心的是,调查是否公正透明,以及最终能否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显然,目前的这则辟谣信息并不足以回答这起派出所所长实名举报的“应有之问”。
派出所所长不惜犯下“职场大忌”,公开举报上司,或许有两个可能:一是确有其事,派出所所长为怕打击报复,故而选择了将之公布于众,利用舆论的压力来维持力量平衡,以求更公开公正的结果。二是派出所所长出于个人的原因,恶人先告状,诬告陷害上司。
公众往往会站在弱势一方,相较于公安局长,派出所所长是弱势的。可能也正因如此,“举报公安局长的派出所所长被留置调查”的相关贴文才被一些人信以为真,辟谣具有必要性。然而,在公共舆论面前,公安局长又变成了弱势的一方,如果其是被诬告的,岂不也受了冤枉?从目前的辟谣信息看,如果公众不能得到明确的答案,辟谣也就没有达到好的效果。
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与名誉,更触及到法律的边界。对此,一方面有关方面应当确保调查过程的公开透明,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同时允许各界合理监督;另一方面,要保障好举报人和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调查结果也须经得起检验。否则,即便辟谣,依然会让人心存疑虑,甚至让谣言继续发酵。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徐其扬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