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7月8日报道,备受舆论关注的“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已顺利通过敦煌研究院校园招聘的面试环节。
7月8日,甘肃省文物局官网发布通知,公布了2024年甘肃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校园招聘面试成绩,钟芳蓉面试成绩92.40分,位列其报名的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考古学、大学本科)岗位第一名,进入体检环节。
钟芳蓉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毕业生代表致辞(图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四年前,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冷门专业”——北大考古学而受到外界关注。当时她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喜爱历史并被“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她最终决定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并表示,“樊锦诗先生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她为国家、为敦煌奉献一切。以后我应该会去敦煌旅游或者研究。”
对于外界担心的考古专业就业范围窄、赚钱少等,当时钟芳蓉表示:“我觉得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钱,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挣很多钱回来给他们,所以对金钱看得比较淡。”
当年,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给即将迎来大学生活的钟芳蓉同学送去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图书记述了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青春求学往事,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等动人故事,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樊锦诗(图源:中国妇女报)
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关注后,各地博物馆、考古机构和工作者纷纷发声支持,还为她送上了“考古豪华大礼包”。她收到了9家考古所、博物馆寄出的重达近50斤的9个包裹,其中包括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赠送的《早期秦文化系列考古报告之二:清水刘坪》《西戎逸珍: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文物》一本;湖北省博物馆赠送的,方勤馆长签名本《曾侯乙》图录一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赠送的,《黄淮七省考古新发现2011—2017》;《考古河南》+定制标尺1套,手铲1把,令网友们羡慕不已。
钟芳蓉今年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毕业,她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这几年在考古学习中的探索与努力,实习中每一次的挖掘与发现,都让我们对考古学与历史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一同分享喜悦、面对挑战。这些珍贵的遇见和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替代的宝贵回忆。而未知的未来,好奇与勇气将指引前方,坚持与奋斗将照亮前路。”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四年前的夏天,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考676分的优异成绩,选择报考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四年后的夏天,当钟芳蓉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她已是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的优秀学子,并以92.40分的面试成绩,位列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第一。这一选择,无疑是她对考古事业的又一次奔赴,也是她坚守初心与热爱的最好证明。在钟芳蓉身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有了生动诠释,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心中有梦的人,浑身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力,鲜活动人、闪闪发光。
一直以来,钟芳蓉持续受到大家关注与喜爱,不单是因为她的名校光环和优异成绩,更在于她那份难能可贵的纯粹与坚持。她能够坚守本心,保持热爱,不被外界的喧嚣与功利所裹挟,实属不易。正如网友所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条探索之路需要这样优秀学子的坚守,我仿佛看到了樊先生的精神得以赓续。”
“敦煌女儿”樊锦诗是钟芳蓉一位重要的人生“引路人”。2020年,由于喜爱历史并被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故事深深打动,钟芳蓉决定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樊锦诗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并赠送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2023年,樊锦诗作为校友捐资设立北京大学樊锦诗教育基金,在捐赠仪式上,钟芳蓉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向樊锦诗献花。现在,钟芳蓉继续追寻樊锦诗先生的足迹,为考古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二人的友好互动,既是一位青年学子对理想的坚定追寻,也是我国考古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美好见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樊锦诗和钟芳蓉打动我们的,是她们扎根西北的坚定信念,是她们对考古事业的执着追求,也是她们在嘈杂喧嚣中的宁静与坚守。纵然外界纷纷扰扰,她们依然固守本心,默默耕耘,在一方天地里种出绚烂的花朵。她们的故事,也必将激励更多青年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张皓 评论员:文清蔓)综合澎湃新闻、中国妇女报、敦煌研究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