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她不错,就找人查了联系方式”,说得越是轻飘飘,就越让人害怕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是模特经纪人,一名模特从上海飞广州,有人拿着过安检的照片,根据订票预留电话,加了该网友的微信之后,问能不能给(模特的)联系方式。在该网友发出的微信聊天截图中,对方称,“昨天我朋友坐飞机碰到她,觉得她不错,然后就找人查了联系方式,一看(预留电话)是您的,所以让我来问问”。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9月29日,虹桥机场投诉热线客服表示,“确有此事,昨天公司开会处理了,内部也已经对该名安检员进行处理,但不清楚是否已被开除”。同日,机场安检部门工作人员称,机场方面很重视此事,目前仍在调查中,后续会通报调查结果。
这其实是一起令人细思恐极、又十分愤怒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事件。“觉得她不错,就找人查了联系方式”,说得越是轻飘飘,就越让人害怕。仿佛是某些电影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发生了。
人们由此担忧的是,有人会因为在公共场合看到某一个人“不错”,就可以通过某种“特权”拿到这个人的照片乃至联系方式,这涉及到人们最基本的安全感。它预设的前提是,无差别、任意的、随意的查询和外泄,也就是说,每一名乘客的个人信息都有被如此泄露的可能。
据青岛广播电视台正在新闻报道,起初,虹桥机场投诉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安检工作人员绝对不会对外泄露乘客隐私信息,建议报警”;仅半小时后,自称安检队队长的上海虹桥机场工作人员,用私人手机号码联系发帖网友,称会将涉事人员作开除处理。随后,媒体再次致电虹桥机场投诉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安检部门通过舆情监控看到网友发帖,(内部)开会通报后,已经(给张先生)反馈过了”。
一边是信誓旦旦的“绝对不会”,一边是很快被打脸。
回到现实语境,类似乘客信息被泄露事件并不是一起两起了。2020年1月,有人在网上发布了包含大量演艺明星个人信息的乘机记录。经核查,涉事人员系国航一名乘务人员,该员工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航数据管理相关规定,公司已对该员工做出停飞处分。
事实上,类似行为不仅是违规,而是涉嫌违法,侵犯相关乘客的隐私权。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就此次虹桥机场的事件而言,其实牵涉两层漏洞:一是,对方可以根据订票预留电话找到订票人,这是第三方订票平台的问题还是其他环节出现失守?二是,疑似安检摄像头拍下的照片被泄露,是随意一名安检员就可以有此便利和权限,还是说不止一个人应该对此负责?
这种已经抵达公共网络、触发大众焦虑情绪的信息安全事件,应该有示范性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到底是谁、在哪个环节、如何泄露乘客个人信息的,不妨依法对外公开,以示教训。此外,对违规工作人员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又该涉及到哪些管理者的失守失察责任,也应公开回应。唯有如此,才能以儆效尤。
由此事也可见,关于乘客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还存在改进空间。一方面,要利用技术手段,提高保护乘客隐私的等级,设置严格的信息读取、调取、下载等权限和流程;另一方面,对员工要加强相应的培训教育,建立日常性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
“绝对不会对外泄露”的自信,应该从何而来?就该从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而来,从足够的震慑力和严重的违规代价而来。如果一名普通安检员就可以随意调取和传播乘客的个人信息,这本身可能就说明,安全漏洞不小、不确定性很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翟礼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