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突破固然值得赞美,社会分工不断精细的当下,也呼唤形式不同的“小创新”
创新,无疑是个热词——街头巷尾谈创新,各行各业讲创新,人人都在说创新。
有人说,创新是发明创造;有人说,创新是把复杂变简单。岷江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既有李冰父子“四六分水”的大智慧,也有蜀地先民“竹笼杩槎”的小巧思。
所以,创新是个大词,关乎锐意改革、社会进步;创新也是个小词,可以灵机一动、把小事做好。事实上,只要从实际出发,从日常工作开始,在思路上创新、方法上焕新、举措上更新,都是新。
创新本有层次之分。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例,既有原始创新,也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随着国际科技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趋深入,被称为“二次创新”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不可或缺的创新形式。“拼经济”关键时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跨区域建圈强链,培育“成都造”爆款产品等过程都可以“二次创新”。如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以“输血”促“造血”,本质上也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也有大小之分。世人一说创新,往往觉得是高大上、高精尖的,或者是稀奇另类、独辟蹊径的,只有那些大科学家、大发明家才能创新,一般人创不了新;还有人认为创新是偶然、不是必然……这些认知不仅模糊了创新的本质,也助推了畏难情绪,反而成了创新路上的“拦路虎”。落到经济工作上,开辟科创新领域、新赛道是创新,打造一个消费活动、消费场景也是创新。划时代的突破固然值得赞美,社会分工不断精细的当下,也呼唤形式不同的“小创新”。
关注“看得见”的创新,也要重视“看不见”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时曾指出: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数百年前,为保护翠云廊的苍翠古柏,官员发明“交树交印”制度,让这片树林得以在今天依旧葱茏。足见,建立一项制度,改变工作流程,改革指标体系也都可以有创新。当下,成都正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如何让政策红利从纸上更快落实到企业账上,真正让企业纾困解难得实效,也考验各环节各方面的创新。
说到底,以一线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就能让无形的创新产生有形的乘数效应。把创新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人人能创新,事事可创新。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编辑 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