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应共同达成沟通的规则,而不是让一方给另一方立规矩。形式化的宣誓,恐难带来真正的信任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西运城翰林幼儿园新生入学举行家长宣誓,宣誓内容包括“绝不给老师甩脸子,不当熊父母”等,引起广泛关注。
据黄河新闻网报道,当地教体局已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涉事幼儿园是一家民办幼儿园,为了让新入园幼儿家长理解支持教师工作,在召开新生家长会时组织宣誓,存在不当内容。目前已经对涉事幼儿园进行通报批评,园长停职处理。
视频中,多名家长右手放在胸口“集体宣誓”。仔细看一下“誓词”,内容也不算太出格,翻译一下,就是指出了家长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比如,不将老师视为自己孩子的专属保姆,总是在群里指挥;面对孩子的小磕碰,不要过度反应,要求老师承担无限责任;与老师沟通时应是正向的,不要向老师发泄情绪;尊重和信任老师,而不是把幼儿园当成吓唬孩子的工具。
从部分网友的支持态度可以看出,这些内容有一定现实针对性。之前,该视频发布者、涉事幼儿园负责人对媒体称,宣誓是为了让新生家长理解,在群里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回答和问题,也是开玩笑式让家长明白,有什么问题早上送孩子时直接说,没必要在群里问,以免给老师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比如幼儿园一天会组织幼儿喝9次水,足够了,不需要家长随时在群里提醒。
从当下普遍情况看,很多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群提供了随时随地表达关注的渠道,于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可能因频繁而变得复杂,内容的琐碎化、表达的情绪化都会增加沟通成本。从这个角度说,幼儿园提醒家长,减少对老师的不合理要求,多一些尊重与信任,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些对家长的要求也显得刻板化,忽视了情况的复杂性。比如,孩子真的受伤了,要求家长“绝不生气”,有些强人所难。至于要求家长“不管什么时候绝不给老师甩脸子,要正向沟通,老师带过的娃比我们多,相信他们是专业的”,这话也得两面看,老师自然应当是专业的,但也曾发生过孩子在幼儿园被伤害的案例。
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呈现方式上。如果家长对那些要求本身是认同的,无需宣誓也会遵守。反之,如果家长并不那么心悦诚服,宣誓了也可以心口不一。这种形式化的方式,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更关键的是,要求家长集体宣誓,一定程度上,幼儿园表现出了一种居高临下强制服从的态度。家校沟通应当以平等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而不是一方“拿捏”另一方的较量。幼儿园想在家校沟通中为家长划出一道边界,但不能自己先过界。
不过要看到的是,宣誓活动的背后,或许折射出幼儿园在面对沟通压力时的一些无奈,试图通过外在的形式来弥补内在的沟通失效。然而,形式化的宣誓,恐难带来真正的信任。
沟通需要建立明确的边界,家长有权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不意味着可以随时对教师提出不合理要求;教师有责任照顾孩子的安全和成长,但不意味着必须对家长的所有要求一一满足,或者走向反面,让家长“百依百顺”。双方应共同达成沟通的规则,而不是让一方给另一方立规矩。
家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成年人之间学会以真诚、友善和平等的姿态对话,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示范,体现出教育的意义。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青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