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包容、体谅,多一份尊重、共情。如此,社会才能更和谐、少一些对立与矛盾
近日,“上海一货拉拉司机向保时捷工作人员维权”一事引发关注。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1月23日晚发布声明,对引发这一纠纷及其中出现的不当处理表示歉意,称涉事人员是合作方项目组前卫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双方在相关部门介入下,已于当日达成和解。
与此同时,前卫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也发布声明,解释了产生争议的600元运费,并表示司机所说的向平台投诉,实际是“要求货拉拉平台判定金额”。
保时捷拖欠货拉拉司机运费,还投诉导致对方被封号?这样的情节在舆论场曝光,注定非常吸睛,也很容易让围观者产生代入情绪。不过,从目前各方的回应看,此事的完整真相与最初曝光的事件版本,明显是有出入的。
比如,所谓保时捷工作人员,实际是保时捷合作方的工作人员;所谓拖欠、赖账,更接近事实的表述或是,双方就之前约定的运费之外的600元搬运费未达成一致,从而产生纠纷;所谓投诉封号,涉事企业称,实际是要求货拉拉平台判定金额,货拉拉方面则对媒体表示,对此次订单费用纠纷,平台方的确接到下单方的投诉,但平台没有对司机有任何封号行为,司机账号一直可以正常接单。
针对曝光后各方的发声,涉事司机目前尚未见进一步回应,事件或不排除仍存在其他隐情的可能性。但就目前来看,上述涉事企业和平台的回应,对于我们更客观和公允地评判此事,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即便此事的真相就如目前所述,在相关企业道歉后,也依然留下了不少可反思之处。比如,600元的费用若确系之前约定,那在工作人员核实后就应该如约进行支付,这其实是一种最基本的诚信要求。涉事司机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再比如,在处置过程中,涉事企业方面若更冷静,避免出现肢体冲突和推搡等行为,或也不至于再横生枝节。
此事中,平台所扮演的角色,同样不无商榷的地方。比如,涉事司机之所以对工作人员向平台投诉反应如此“激烈”,除了出于对当事人的不满,恐怕也是过于担心平台的判定可能会带来封号等风险。这种心态,其实涉及平台在投诉处理上的规则公平及其给司机的预期问题。
就像一些网友吐槽的,平台习惯偏袒用户,动辄对被投诉的司机扣分、封号,这样的现象到底存不存在?或者说,一些司机为何会对平台公平处理投诉问题的信心不足?这些都需要引起平台的重视,并给予有效的回应。另外,对于运费之外产生的额外搬运费,平台到底有无确切的标准,以及是否有判定搬运费是否合理的“权限”,也应该给客户和司机有更透明、科学的参考与预期。
不可否认,此事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很难说不是事件本身之外的一些因素在起作用。通常看来,保时捷及其合作方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而货拉拉司机在博弈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那么,在这种对比中,围观者天然会倾向于给予后者更多的同情。这或是此事引发较大的舆情并影响网友观感,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原因。
一方面,我们不应该提倡在舍弃真相和事实的情况下,动辄对“优势方”搞道德绑架,不能任由“谁弱谁有理”;但另一方面,掌握更多资源和权力的一方,也有必要承担起更多的道德责任,多一些包容、体谅,多一份尊重、共情。如此,社会才能更和谐、少一些对立与矛盾。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郑楚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