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对口援藏30周年有关情况。
援藏医生在服务过程中究竟能为当地带来怎样实实在在的改变?有哪些医疗技术填补了受援地的空白?会上,援藏医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侯新琳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的上述提问。
据悉,2016年,侯新琳参加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前往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她说,当时该医院的儿科虽然已是西藏体量最大的儿科,但主要还是救治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一些特别的危重症救治能力尚有不足,新技术开展得不多。
侯新琳和同事到了西藏以后,首先扩大能够救治的病种范围,希望每个孩子在西藏都能得到救治。“我刚去不久就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他上唇破了,破了以后一直出血,止不住,到医院的时候已经重度贫血了,当地的医生以前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我们援藏专家很快就给他确诊了,这是血友病,那次也是西藏首次诊断这个疾病。”侯新琳介绍,通过这么多年的援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经成为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诊治中心,西藏所有的血友病孩子都能够得到规范、有效、系统且长期的优质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侯新琳和同事还把一些新的技术带进来,做了一些新的手术。“比如,有一个刚出生2天的孩子,是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是堵上的,连唾沫都咽不下去,如果不做手术,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夭折。以前这个手术西藏不能开展,我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直接派了一个小儿外科的大夫,当天就进藏了,带领当地的大夫为其做了手术治疗。现在这个小朋友已经7岁了,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每次我看到这个孩子的妈妈发出来小朋友快乐成长的朋友圈,我都要忍不住去点赞。”
侯新琳说,类似这样的技术,她和其他援藏医生开展了很多,例如她自己是做新生儿脑损伤的,她就发挥专业特长,带领当地的大夫开展了床旁脑电图监测、床旁超声检测、新生儿脑积水手术,甚至脑脓肿穿刺等。现在,这些新技术都已经常规开展,西藏的大夫已经能够自己来做相对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