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如首度进入成都,7年时间,有数十万人与自如产生了联系;同样是在这一年7月,成都发布了“人才新政12条”,鼓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此后至2023年,成都吸纳各类人才72.21万人,成都人才总量达622.32万人,居全国第四。
入蓉7年,自如成了成都这座城市人才安居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它给成都带来了什么?
租住转向:从有房住到住得好
2017年,自如和众多人才一起选择成都。其后的7年时间,自如在成都累计服务了数十万自如客和业主,房源覆盖成都超100个商圈,1500+楼盘,持有10余栋整栋式自如寓。
在这7年里,城市人关于居住的理念在悄然发生改变。来自新华网、自如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租房人口突破2.6亿,越来越多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可接受租房5-10年。
越来越多人接受租房住,也有越来越多人,对租住品质提出要求。当城市关于居住的课题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时,当“好房子”的命题被提到空前高度时,关于租住品质,也成为了重要课题。
自如面向不同的群体,推出了多个系列的居住产品,包括友家、心舍、速优家、曼舍、自如寓、ZABIT等。其中,速优家面向精简装房源;心舍、友家面向老旧毛坯房源;曼舍聚焦高端住宅。对于机构业主的整栋或多栋物业,自如推出了自如寓、自如里;自如比邻ZABIT则是针对中国海外留学生的租房平台。
不同定位的房源,能够满足不同租房人群对“家”的需求。“温馨”,“有品质”是自如租客们对于这些房子的共同评价。
自如,给城市带来更有品质的租住选择
行业转型:从赚价差到运营资产
长租公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通过从房东手里收到房子,以二房东赚价差的方式盈利。但自如打破了这一行业格局。
房子,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家庭资产。以资产运营的理念去管理每一套房屋,成为自如的新理念。
2021年起,自如面向业主创新推出专业的房产管理方案——“增益租”模式,通过对业主托管的房子进行装修改造以及专业管理服务,提升每一套房屋的使用价值,让业主的房子变得更好,利好未来出租、出售、自住。
“增益租”模式,一是在房屋改造层面,自如根据房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业主全面参与装修过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标准工期全透明,业主可在自如App查看装修进度。二是在收益方面,收房时,自如会根据市场和楼盘情况与业主商定出房价,不论房子出租与否都会支付保底收益,而在市场向好时,超出商定价格的部分将与业主进行收益分成。
这种新模式也带来了诸多优势:
一方面,让业主也参与到房屋的改造过程中,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它也实现了“无差价、无空置期”的透明化;最后,它还做到了业主租金有保障。在新模式下,自如重新理顺了房屋资产所有者、收益者、运营者、服务者的关系,实现了多方共赢。自如也变成了为业主闲置房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房产管理服务者。
品质升级:除了有房住,更能有服务
服务,是自如的又一大亮点。
以APP的推出,打开了租住线上化局面后,自如还在通过更加全面的服务,带来居住体验的升维。
给每位租客都配备一名管家,这样,租房客也能“有问题找管家”。但管家或许很难做到24小时在线。因此,自如还提供了24小时云管家。租客提出问题后,1个小时内后台生成工单给出首次解决方案,每天或每两天跟进处理进度。家具家电损坏,报修后10分钟就会有响应,半小时能上门。
与此同时,自如还以自如家服给业主和自如客提供增值服务,越来越多人通过自如的搬家、保洁、维修等生活服务。
而面对自如业主,自如还开发了自如业主APP,通过APP,除了可实时查询房子的维修记录、租住记录、月度/年度租金收益外,还可随时查询房子的设计方案、各区域装修主辅材价格。自如也在全屋智能、大数据平台、AI应用等方面投入研发资源,以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百万间级房源的精准管理,从而快速响应租客需求。
正是这种全面的服务方式,让2024年,成都老带新业主和自如客数量超万人。口口相传的口碑,让自如成为了越来越多成都人在选择托管或租住时的优选。
依托科技,自如的服务还能做得更加纯粹。比如,近两年,自如还面向全屋智能化整装业务推出了“智爱家”,也就是说房子装修出来是通过智能手机,包括房屋里的操作终端,感应器,来完成了整个房子的智能化。
今年是自如品牌的13年,是它来到成都的第7年。行业升级,周期迭代,自如在不断升级、求变。它用全新的理念改变了整个租房市场,也用科技+与智能化,让业主和租客都能享受到更多便捷。
(陈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