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以“投资盖碗茶”品牌活动搭平台,市投促局会同相关部门邀请清科集团及伙伴企业在蓉举行座谈交流活动,协同成都市产业引导基金、成都重产基金、科创投等投资机构,与企业面对面围绕产业招商中的项目对接、招投联动等领域合作进行务实、深入交流。
近年来,成都在创投领域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我们很早就在成都布局了,现在在成都的投资越来越多,希望未来在成都有更大的布局和发展。”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在政企交流活动中表示,从2010年开始,清科集团已在成都展开投资布局,涉及科技、医疗、文化等多领域。
总部在北京的清科集团,长期深耕股权投资市场,来成都发展已经20多年了,既有面向科创型企业的直接投资,亦有创新孵化器项目、创业投资公司。此次会面,是双方深化全方位合作的双向奔赴。此次会面双方都聊了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一场深化合作的会面——
搭建平台,建立起常态化对接机制
“投资盖碗茶”系列政企见面会,是市投促局常态化推进“进解优促”工作的创新打法,构建常态化政企交流机制的重要举措,以“投资盖碗茶”品牌为牵引,聚焦“立园满园”、项目招引攻坚,密集对话世界500强、链主及生态企业,交流合作的需求场景平台等关键要素,碰撞出策源项目、招投联动、以商招商的强大磁场。
“我们希望明年能够延续和深化今年的合作。”市投促局局长陈华在交流活动中开宗明义,希望以“投资盖碗茶”为牵引,建立起常态化对接机制,在项目对接、资本赋能等领域形成常态化合作,实现招投联动攻坚重大项目。
近年来,成都坚持招投联动,先后设立了产业引导基金,完成了千亿级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的组建运营,成立了科创投公司,负责基金、科技创新投资的实施。“新形势下,成都将围绕产业招商,更大力度推进招投联动、资本赋能。”陈华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投促局协调本土投资机构与清科集团面对面交流合作,一道商议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围绕成都主导产业,搭建招投联动的平台和场景,做好创投生态构建和基金品牌打造,赋能重大项目招引。
这是招投联动的现场——
资本赋能,促进企业及伙伴加快落地
“我们考虑把西南总部放在成都。”倪正东在活动中透露道,未来将在成都开展全方位的创投、创业服务,涉及创投生态、创业生态的建设,以及直投成都的企业,投资这边的基金,把很多优秀的企业引进到成都来布局总部或区域中心。
“成都的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非常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去布局。”倪正东认为,成都近年来的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当地资本活跃,“成都的资本、环境以及投资平台都非常活跃,在我们行业内的口碑也非常好。成都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不仅是四川的年轻人回来,北京、上海甚至国外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在他看来,这样的氛围适合创业:“成都的创新氛围也很强,投资的机会很多,我们感觉在这儿能够让企业得到好的发展。”
活动中,清科集团也带来了伙伴企业创业邦和卡尔动力。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交流分享了与成都相关区(市)县的合作进展,并透露已在成都落地公司。卡尔动力首席执行官韦峻青紧跟着说道,已与本地企业在无人驾驶货运领域开展合作与资源共享,将加快落地在成都项目。
这是以会招商的延续——
借势赋能,实现意向企业的精准对接
12月19日、20日,“2024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在成都召开。清科携手创业邦,带着上百家“未来独角兽企业”齐聚成都,分享探讨独角兽全球生态以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成都围绕大会借势赋能,精准对接企业开展以会招商,争取意向企业来蓉投资发展。
“这些未来独角兽企业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的,有些企业在其领域全球领先,他们能到成都来发展挺好的!”倪正东说,城市的发展需要增量支持,不管是引进来的企业、还是本土培育起来的企业,助推它变成全国领先企业或者全球领先性企业,是我们这些创业者、投资人包括政府最需要做的事情。
创新氛围浓厚、投资机会丰富的成都,已成为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心仪之选。下一步,倪正东考虑积极地在成都打造创投生态体系,深度融入当地创业浪潮并提供全面服务与投资支持,不仅开展直投业务,把握成都当地企业的投资机遇,还积极与各类基金展开厂商合作,拓展投资布局。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