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为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一年来,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四川,加大资源倾斜,创新服务模式,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 智慧转型赋能实体经济
金融与科技良性联动,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一年来,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充分利用自身金融科技优势,积极构建与政府、民生、产业紧密融合的数字共同体。通过与财政、住建、公积金等机构深度合作,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成功上线国库集中电子化支付、四川省地方非税、华夏银政通等多个本地特色业务系统。
在普惠领域,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运用科技手段建立起客户分层画像和其他多个应用场景,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生态圈。该行的商户贷特色产品,为广大小微商户提供便捷的信用贷服务,今年截至10月末累计投放近4亿元,服务个体工商户近500户。
在产业领域,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还升级了基于“产业、生态、数字、金融、科技、互联网”六要素的金融服务,遴选出区域内主流经济核心企业,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方案,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截至10月末,该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等科创企业近300户,贷款余额逾60亿元。
数字金融:创新驱动让小微融资更高效
成都某科技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创新企业,专注于无人机勘测服务,与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保持着多年合作关系,也是政府在无人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由于公司规模较小,资金流相对紧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速度。
华夏银行的“数字政采贷”,是依托科技手段,为参与政府采购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一款纯信用数字化信贷产品。该产品通过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和银行系统对接,实现了政府采购订单数据的互联互通,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风控模型实时审批,实现了从贷款申请到放款的全线上化操作,降低融资成本,大大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与可得性。这家企业通过“数字政采贷”在线提交融资申请,当天便完成了额度审批,所有款项及时发放到账。
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推进,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将继续深耕细分领域,完善产品功能和服务体验,高效、低成本助力更多小微企业发展。
绿色金融:绘就一片生态新蓝图
作为低碳时代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在总行的整体部署下,积极落实“双碳”行动,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围绕绿色金融“五芯”规划,全力打造绿色金融新特色。
舍得酒业是川酒“六朵金花”之一,也是工信部推送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名单内的客户。今年8月,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成功落地了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促进项目——舍得酒业魏家营废水处理中心项目,这也是该行首笔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
为持续、深入推进绿色金融长效发展,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围绕业务驱动、产品服务、风险管控、科技支持和责任传递打造绿色金融“五芯”。业务驱动方面,持续探索绿色升级重点领域行业解决方案,不断提高绿色金融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截至2024年10月末,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近60亿元,涵盖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环境、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等;产品服务方面,打造全品类产品体系,提升集团综合金融服务竞争力;风险管控方面,将ESG风险作为客户选择和业务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授信业务各环节加强客户风险信息收集、识别、分类和监控,定期开展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检查,存在重大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科技支持方面,加快绿色金融信息化建设,今年试运行了绿色金融管理系统,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拓展及审批;责任传递方面,持续开展绿色金融品牌建设,树立“ESG找华夏”概念,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组织的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活动。(华成语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