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心碎时刻?
手指上的倒刺随手一拔结果出血了
脸上长出的痘痘不小心碰破流血了
幸好这种小伤很快就止血了
但是有些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比如下面这位
近日
广州一“狠人”大哥在排大便时
发现肛门脱出来一个“小肉球”
没有多想就随手把肉球扯掉了
结果出血不止
慌忙到医院求助……
晋先生意识到情况严重,他立即前往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寻求帮助。
医生表示,晋先生扯掉的小肉球是直肠下端的息肉,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了。晋先生就用指甲掐住息肉的蒂并用力扯下这个息肉,随即伤口血流不止。
经过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内尚存息肉蒂部残余,并伴有持续的创面出血。医生对息肉蒂部进行了活组织检查,并在肠镜辅助下完成了止血手术,出血状况得到妥善控制。
然而,一周后,病理学报告显示:该息肉的蒂部是一个腺瘤,且出现了高级别的内瘤变。这一发现表明,晋先生不幸患上了早期肠癌。
医生为晋先生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认了切缘无癌细胞残留,晋先生只需定期进行肠镜复查,无需接受化疗。
原本以为这个带蒂息肉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肉块,没想到后果竟如此危险。通常情况下,长蒂的肠息肉若蒂部较为宽广,内部可能包含大血管,一旦蒂部被切断,便可能导致出血。
肠息肉
医生提醒,带蒂息肉的治疗切除必须在肠镜辅助下进行,绝不可像晋先生那样采取粗暴的徒手扯除方式。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罹患肠息肉呢?医生表示,以下几类人群应该多多注意:
1. 年龄较大的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肠息肉的风险亦相应提高。
2. 具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若家族中曾有人患有肠癌或肠息肉,遗传因素可能成为不容忽视的风险因子。
3. 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亦需提高警惕,这些疾病可能提升患肠息肉的几率。
4. 肥胖人群: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肥胖与结肠癌等13种癌症存在因果关联。
5.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吸烟、酗酒、久坐、缺乏运动……这些均与肠息肉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此外,偏好高脂肪、低纤维食物,此类饮食习惯也可能增加肠息肉的发生风险。
1.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及时治疗。
● 对于无明显高风险因素的普通人群,建议在40岁之后至少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 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则建议提前进行肠镜检查,并且定期复查,以达到预防肠癌的目的。
2. 饮食调整
减少摄入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减少食用精粮,减少腌制、烟熏类食物,控制烟酒,控制体重;增加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全谷物。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吸烟不酗酒,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生活方式。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健康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