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字、173幅图、28个热搜、13个二维码……今年成都市两会上,由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成都方志馆(成都年鉴社)联合红星新闻网编纂的《成都微记录2024》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这本书精彩呈现2024年成都人民的奋斗足迹,书中的每一个数字、每一幅图片、每一个二维码,都是对成都2024年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吸引了众多代表的目光。
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现场,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样一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书籍,不仅让他们对成都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成都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他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到这本书,一起感受成都的魅力,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成长与辉煌。



市人大代表杨芳:
这本书让我更懂成都,也想让大家都来看看
“成都的2024,是全域全局的时代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深情回望祖国的沧桑巨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新篇。场面是拼搏奋进,内核是创新创造,精神是追求卓越。”这段凝练而深刻的文字,被写在《成都微记录2024》的前言中,也成为了市人大代表杨芳感触最深的话语。
“拼搏奋进、创新创造、追求卓越这12个字,就是对于2024年成都市的工作全面而精要的概括。”杨芳说道。身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普通市民的杨芳平日里一直对成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保持着关注。“不过,以往的了解确实不够全面。”在接受采访时,杨芳轻轻翻动着书页,眼里满是惊讶,“这本书对是2024年成都事的概括,既全面又严谨。它全方位地展现了过去一年里,成都在经济生产、社会民生、卫生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工作情况。”杨芳坦言,透过这字里行间,她仿佛看到了一座充满活力、令她骄傲,又催人奋进的城市。“2024年,成都在各个方面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杨芳如此感慨道。
采访结束后,杨芳将《成都微记录2024》收入包中,她迫不及待地表示,这次会议结束后,就第一时间把这本书带回去,与身边的朋友、家人和同事分享。“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一位市民都能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成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它。”
▲市人大代表杨芳

市人大代表付天力:
记录里有我的工作,期待明年再翻看《成都微记录2025》
2024年1月12日,金牛区“市采贸易”试点出口货值累计突破千亿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被翔实记录在《成都微记录2024》之中。而这,恰好是市人大代表付天力曾深度参与调研的项目。当付天力翻开这本微记录,目光瞬间被熟悉的内容吸引,他兴奋地说道:“还有这里提到的‘一老一小’十大工程,我以前也提过不少切实的建议!”说着,他的手指顺着书页滑动,开始继续寻找着那些自己曾参与或熟知的工作成果,眼神中满是期待。
“这真的太有意思了!书中好多都是我亲身参与并努力推动的事情。”付天力的话语中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他未曾料到,自己往日的工作点滴,能以这样直观且珍贵的方式再次呈现在眼前。
谈及自己的工作成果被如此记录,付天力的神情变得认真起来:“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珍贵留存。你看,这本书记录着成都的2024年,离我们如此之近。但看看当下,时代发展的脚步马不停蹄,日新月异。”他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样的记录很有意义,值得一直持续下去。就像在写一部城市的成长日记,它将会见证着我们每一步的努力与进步,也能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继续奋勇前行,为成都的发展添砖加瓦。”付天力表示,新的一年,自己的工作还将继续,也希望明年这个时候翻开《成都微记录2025》这一崭新的篇章。
▲市人大代表付天力

市人大代表刘毅:
这本书能让人全面细致地了解成都发展
“感觉确实用心了,图片选择特别好,里面很多事情记录得非常好”,市人大代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动力专委会秘书长刘毅一边翻阅《成都微记录(2024)》一边点赞。“书中四个专题,数说成都、奋进成都、开门治堵、凡人善举非常好,把去年成都的重要事件讲到了。”
刘毅表示,书中呈现的榜单十分出色,它将重大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条。加之“微记录”部分对每个月发生事件的记载,使得城市发展的脉络变得格外清晰。
“这本书对自己帮助很大,平时我主要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事情,通过本书能清晰地了解去年成都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让我洞察到省级和市级层面所关注的重大事项。”刘毅提议,将《成都微记录(2024)》展示于机场,以便过往旅客观看,深入了解成都的发展与魅力。
▲市人大代表刘毅

市人大代表赖均勇:
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能够找到想要了解的成都故事与答案
“阅读《成都微记录2024》,我深感这本书以全方位的视角记录了成都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城市变迁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每个月的重大事件,令人感触颇深。”市人大代表、青白江区姚渡镇东方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赖均勇拿到书后充满兴趣地看了起来。
他说,《成都微记录2024》一书中不仅展现了成都的烟火气息,还记录着成都一年来在科技、AI领域的进步。这本书如同一座宝藏,几乎能在其中找到关于成都发展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成都市民,我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
《成都微记录2024》不仅是一本记录城市发展的书籍,更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他们想要了解的成都故事与答案。赖均勇表示,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书推荐给那些对成都还不够了解的人,尤其是来成都旅游的朋友。通过这本书,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以及成都这座发展的诸多利好政策。“无论是想感受成都的烟火气,还是探索其现代化进程,这本书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市人大代表赖均勇

市人大代表何静:
看到自己努力成果在书中得到呈现倍感欣慰
“翻开《成都微记录2024》,一股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城市烟火气扑面而来。”市人大代表、双流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何静在两会现场翻阅着这个“口袋书”赞不绝口。何静觉得,这本书通过专题微记录榜单和四个示范专栏,生动展现了2024年成都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城市转型发展的清晰轨迹,令人印象深刻,倍感温暖。
微记录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事件连贯性强,系统性地梳理了成都的发展历程。2024年6月21日,全国首家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电子交易平台落地成都市。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与双流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进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双流区分中心进行开标评标活动协议》。双方将推动建设立足成都、服务西南、辐射全国的民航专业工程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巩固提升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能级。这一事件被记录在《成都微记录2024》中,何静正是这一事件的参与者。“阅读过程中,我兴奋地看到了2024年双流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这一领域的突破正是我们去年工作的重点,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在书中得到呈现,倍感欣慰。”
为了让《成都微记录2025》更加完善,何静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她建议在形式上可以进一步增强互动性。“例如,可以设置线上交流板块,让市民朋友们能够随时分享身边的成都故事。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丰富微记录的内容,还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记录与见证中,共同书写成都的未来篇章。”
▲市人大代表何静
在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现场,《成都微记录2024》的亮相受到关注,城市记录成建言 “智囊”,收获了政协委员们的好评与点赞。

市政协委员石红樱:
为提建议提案起到很好的辅助调研作用
市政协委员、新津区政协副主席石红樱在谈及书中内容时说道:“内容丰富全面,主题也非常突出。像‘数说成都75年’,还有‘凡人善举’专栏,都让我印象深刻。”
她特别点赞到:“我们在提建议提案前,需要全面细致地调研,这本书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调研作用。有些意见建议,在提出前看看这本书,发现2024年已经做了,或者正在做,还有了一定进度,这样就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新津区政协副主席石红樱

市政协委员柏添:
将这本书推荐给外地的朋友,让大家更好了解成都
市政协委员、诗婢家负责人柏添也对这本书的外观和内容给予高度评价:“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眼前一亮,图文搭配得恰到好处。回头我会将这本书推荐给外地的朋友,让他们可以更好了解成都。”
柏添表示,《成都微记录》的存在,“让我们了解成都过去发生的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写建议或意见时,有了这本书做参考,就更有说服力。”
此外,柏添还建议:“书里目前讲的大多是成都的大事件,其实可以挖掘一些小事件,说不定未来这些小事件会发展成大事件。要是每月能放一两个贴近大众生活的小事件,外地朋友看了,就能更感受到成都的人文关怀和包容性。当然,我知道这可能会给编辑增加工作量。”
▲市政协委员、诗婢家负责人柏添

市政协委员黄和昌:
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新的思路
“这本书设计精致、内容充实,既展现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又突出了现代经济活力。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案例,让我看到了成都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上的努力,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新的思路。”市政协委员、成都蜀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和昌如是说到。
“这本书像一本“城市指南”,全面展示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活力,我会推荐给外地企业家或投资者,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和昌还谈到,“我希望增加更多关于企业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内容,比如成都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本土企业如何走向全球市场等,吸引更多外地和国际企业来成都投资。”
▲市政协委员、成都蜀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