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联组会召开,来自民进、科协、民盟、工商联等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依次发言,会场内座无虚席。
“作为民进界别代表参加本次成都市政协联组会议,我深感责任重大,这是我们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将我们的建议直接传递给各个部门,也能让我们在交流中进一步凝聚共识,助推成都市高质量发展。”来自民进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锦江区政协常委龚明在联组会后如此感慨。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次龚明的发言主题是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
为何选择这一主题?“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通过明确权责、有效激励和高效转化程序,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带动经济发展。”龚明提到,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推动“先确权、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聚焦科技成果分割确权、国资管理、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提出系列创新举措,已经有效促进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他还在采访中提到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成都市累计完成确权超2000项,孵化企业超500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事实上,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科技成果归属权认知、法律规范、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困境。“为此,我提出要创新职务科技成果属性认知,明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后‘资源’变‘资产’的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相关文件进行细化、量化,解决政策执行和法律不适配的问题;并针对试点单位国有资产种类繁多、数量众多的特点,区分类别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一致性跟进监督。”龚明说。
“针对法律法规不适配、衔接不紧密等难点堵点问题,我还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机制,支持专业机构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本、交易估值、转化收益等相关内容进行独立的评估、审核。”龚明提到,为进一步提高试点单位的积极性,还要探索并建立职务科技成果改革中的“容错纠错”机制,制定“负面清单”。
“要支持单位和干部敢闯敢试、边做边改。”龚明在采访中还提到,作为成都市政协委员,接下来他还将紧盯提案的答复进度,联合有关部门为实际操作提供有效的建议,同时推动试点示范,在成都进一步推广“先确权、后转化”等政策,“真正做到用产权‘钥匙’打开科技成果的‘枷锁’。”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