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小青将再次带着基层的“民意”赴京履职。从医34年,胡小青始终坚守医者初心,以临床经验和深入调研为基础,推动多项民生政策落地。今年,她将继续聚焦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等议题,提出多条建议,持续为女性健康、人口发展和民生福祉发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胡小青特别关心生育支持以及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去年全国两会上,她就提出了《关于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建议》,当天晚上就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快速反馈。去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 胡小青:我们下午把建议提交上去,晚上国家卫健委就有工作人员跟我联系,而且在回复的过程中跟我们再三地沟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说,我觉得我很自豪,也很骄傲,也感到也很有自信,为履职也提供了我一个坚定的信心。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胡小青又将目光投向更现实的人口生育问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想生、不愿生”?
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次赴京前,胡小青去到了县级医院、社区、托育机构等多方走访调研,倾听、收集年轻人的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 胡小青:因为我们现在目前的机构的话,只是说卵子保存 只适合一些有疾病的,比如说白血病或者乳腺癌接受放化疗的病人,可以卵子保存。但是对于一些这个(其他人群) 就是没有放开。那么现在其实这个需求非常大,一些年轻的女性她没办法在这个最佳年龄找到合适的伴侣,然后她也没办法生育,有些这个面临的一些这个各种的因素,卵巢功能在下降,卵巢功能早衰。
问题症结找到了,可如何解决?对此,胡小青提出建议“药方”。
全国人大代表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 胡小青:那么我们可以就说在这一块呢,能不能在早期去把这些有用的卵子,这个比较好的卵子把它保存下来,待她们以后有精力、有能力或者有意愿,或者有这个更多的需求的时候,能完成自己的生育梦。建议的话,就能够将这个生育力保存(技术)能够纳入到医保范围,然后减少他们(患者)的经济负担。
从手术室到调研现场,从江西基层到全国两会,胡小青以专业与情怀架起政策与民生的桥梁。她的故事,不仅是一名医者的奉献,更是一位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诠释。2025年,她的建议能否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与温度,值得期待。
来源 | 都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