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乘车流程,刷掌纹可乘坐公交车;能适应复杂场景并有较高清洁技术的无人清洁机器人;滑雪时有无人机动态捕捉,实时生成个性化运动短视频,并通过大模型生成训练建议……3月11日下午,成都市国资委以“创新驱动•场景赋能”为主题,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市场景创新中心)召开了成都国资国企专场场景创新需求清单发布会。
按照成都市场景创新工作统一部署,作为成都第二场、国资国企首场场景创新发布会,活动聚焦“新技术、新产品”的首试首用,涵盖了人工智能、文旅消费、城市治理、金融服务等多个热门领域。首批发布48个创新应用场景清单,以“小切口”带动“大场景”,推动构建“需求导向—场景验证—产业落地”的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本次成都发布的国资国企首批创新场景清单共48个,有23项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场景需求。其中包括“基于AI的房屋建筑布局生成系统”,有助于进一步创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空间。“公交刷掌乘车应用”可进一步简化乘车流程,提升支付安全性,为乘客提供快速过闸服务等。不同的场景都是在释放新技术试验、新产品应用等需求信息,加快人工智能市场化应用。
此外,成都文旅集团聚焦文旅消费场景,释放出“基于AI模型的锦江夜游智能导游”“川西竹海景区适老化智能装备”“西岭雪山滑雪无人机”等新产品、新技术的合作机遇;成都轨道集团则基于安全韧性提升,不断探索诸如“轨道交通列车智能鹰眼”“地铁保护区无人机智能巡检”“车站智能客服机器人”等创新的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应用场景清单对每一个产品都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例如,对西岭雪山滑雪无人机的要求,包括无人机装备要采用多旋翼耐寒机型,动态捕捉系统要能实现对滑雪者动作轨迹精准追踪,智能创作系统要能通过生物力学模型评估滑雪姿势并生成训练建议等。
成都市建立了市区两级场景创新工作机制,并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加挂“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牌子,新设立“场景创新部”,组建专业力量进行实体化办公,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探索“需求牵引技术、技术赋能产业”的闭环生态,统筹全市场景创新谋划、挖掘、打造工作,建立了分领域、分行业、分区域的场景创新清单发布机制。
谈及成都接下来场景创新的重点,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市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全市场景创新工作力量深入行业一线挖掘场景需求,联合产业链部门打磨凝练场景,有效解决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难、应用场景碎片化等问题。”
成都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为市场主体涌现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辟更多全新应用场景,持续释放一系列场景清单与机会清单,提速产业化进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国资场景创新‘破题’,让场景成为城市发展的‘创新IP’。”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