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成为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下称成都世运会)油气及清洁能源类官方赞助商。同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
该报告揭开了西南油气田公司鲜为人知的一面:在天然气生产和供应赛道,该公司实现了我国天然气国际标准化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将中国天然气领域国际标准贡献率从零开始提升至世界第一。
首个在ISO一次性通过4项提案的中国企业
先后制定9项国际标准全球共享
西南油气田公司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四川石油管理局(1958年成立)在1999年重组改制成立,主要负责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输配、储气库以及川渝地区的天然气销售和终端业务,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
2024年,该公司牵头提出的《天然气 上游领域 饱和溶解法测定元素硫溶解度》等4项国际标准提案在ISO正式获批立项,成为我国企业在ISO一次性通过4项提案的首个案例。这份成绩的含金量有多高?
80年代,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下称天研院)试图启动制定国际标准,但受限于技术瓶颈无法突破无奈放弃。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制定国际标准成为各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整整6年的坚持与付出,21个成员国全票通过——我国天然气领域第一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西南油气田公司实现了中国在油气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2014年,来自该公司天研院的团队在国际舞台活跃度不断攀升,最终推动天研院成为天然气上游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单位和秘书处,中国与国际接轨迈出了最关键一步。
该公司先后制定9项国际标准,制定的标准全球共享,被欧盟、英国等多个地区和国家等同采用和应用,最终实现我国天然气国际标准化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将中国天然气领域国际标准贡献率从零开始提升至世界第一!
截至2024年末,西南油气田公司共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3个;累计获得专利 1102件;累计制定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88项,行业标准99项。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
成功打造全球第二大页岩气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依托四川盆地在全国首屈一指的页岩气资源量,西南油气田公司持续领跑中国页岩气产业实践与开发技术创新,成功打造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页岩气产业集聚区,有力助推了中国页岩气从“空白”到“亮彩”的蝶变,彰显了我国在非常规能源开发领域的卓越实力。
2023年8月,该公司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主导制定的页岩气国际标准获ISO组织核准发布,成功填补该领域国际标准体系空白,为我国赢得页岩气产业国际话语权。中国天然气领域国际标准第一人周理表示,页岩气国际标准“滑溜水降阻性能测试方法”,就充分体现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个国际标准立项前的12年里,该公司先后配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15项开展科研攻关。
四川盆地是全球闻名的“天然地质博物馆”。面对其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极高的勘探开发难度,西南油气田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长期探索,形成了以“两大理论、五大工程核心技术、六大勘探开发技术”为代表的特色技术体系,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
939 项成熟技术,主体技术处于“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
刚刚过去的一年,西南油气田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0.39亿元,较上年增长5.91%;新增专利授权176件,完成专利受理752件;牵头完成制定标准148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较 2023年增长了20%;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6项;实现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创造效益9.57亿元,知识产权转化创效金额达3.87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