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成都进入音乐节密集举办期。Fjaka Festival音乐生活节、大话三国音乐嘉年华、「FREE INSIDE」室内音乐节及KPOPFM成都站千人派对等,将于4月30日起在成都接力登场,2025成都草莓音乐节也将于5月17-18日在成都非遗博览园举办。
相较于演唱会单一的演出形式,音乐节以多元的演出阵容、丰富的视听体验吸引了大批乐迷。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成都本轮音乐节票价集中在100元-500元区间,据业内估算,每1元音乐节门票可带动城市7元-8元的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再结合大型演出平均超60%的跨城观众占比(据2025中国演出交易会数据),音乐节正成为成都拉动消费、激发文旅经济的新场景。
乐迷的“狂欢盛宴”
距离“五一”假期不到一周,乐迷们已开始为音乐节做准备。资深乐迷陈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她已连续多年将参加音乐节视为“五一”的“固定节目”。
“‘五一’期间音乐节一个接一个,演出嘉宾阵容也很有吸引力。为了这次音乐节,我提前做足了准备,为了能更好地感受现场氛围,我还特意添置了一些装备,就盼着能在音乐节上尽情摇摆。”陈女士说。
▲音乐节相关资料图片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不少乐迷已开始预订酒店、规划交通,为音乐节之旅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还在西安上学的小李来说,去成都参加音乐节更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小李表示,他从上个月就开始规划行程,并提前预订了附近的酒店。“为了这次旅行,我准备了新衣服、舒适的鞋子,还列了一份装备清单,包括防晒用品、充电宝等,就等着假期来临,去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
除参加音乐节外,小李还和同学计划了丰富的行程。“我们打算去武侯祠、都江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地游玩。”小李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不仅能感受现场演出的氛围,还能打卡成都的名胜古迹,品尝美食小吃,太让人期待了。”
▲2025都江堰放水节活动现场
音乐节也为周边商家带来了商机,从酒店预订到餐饮服务,从周边销售到交通出行,音乐节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一位酒店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咨询和预订“五一”假期房间的客人明显增多,“其中不少都是冲着音乐节来的”。一些餐饮商家也表示,已经开始为音乐节期间的客流量做准备,预计将迎来一拨消费高峰。
音乐节点燃新消费热潮
在乐迷们热情高涨的氛围中,音乐节直接拉动了文旅消费热潮。今年清明假期期间,汇聚了汪苏泷、新裤子、二手玫瑰、痛仰等阵容的2025成都热浪飞行银河左岸音乐节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据相关数据显示,此次音乐节累计吸引观众超6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87%,带动文旅综合消费高达1.2亿元。
据《2025年一季度中国演唱会报告》统计,今年一季度,成都总演出场次达到31场,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增长态势;据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年“五一”旅游趋势洞察报告》,成都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二。
“‘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摩登天空创始人兼CEO沈黎晖认为,这种趋势正重构城市文旅消费的流量地图。在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他以草莓音乐节为例,展示音乐节与文旅消费背后的逻辑:“草莓音乐节自2009年开办以来,共演出162场、涉及49个城市,参演艺人超过7000组,线下观众超800万。音乐节连接的多为年轻用户,侧重跨城消费体验及社交属性,成都草莓音乐节虽然是在成都办,但有至少一半以上的跨城观众。”
▲游客观看沙滩音乐节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除酒店、餐饮、景区门票等传统文旅消费外,音乐节还带动了一些新兴消费品类的增长。据美团医药健康数据显示,在4月19日举办的成都one love festival音乐节期间,“医用级装备”跻身热销榜单。其中,隐形眼镜、美瞳销量年同比增速超100%,此外,医用冰袋、医用冷敷贴、次抛防晒口罩、凉感喷雾等商品也备受消费者青睐。
政策激活文旅生态圈
音乐节经济的蓬勃生长,离不开政策土壤的持续滋养。2024年12月30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该措施旨在加快推动成都市国际音乐之都建设,促进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演艺市场的活力和动力。
▲东安湖体育公园
《若干措施》对满足条件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票务公司、演出场所、音乐人等均有数百万元的奖励或补贴。同时,对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监管、审批、交通等方面也均有优化举措。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还创新性地推出“演出+文旅”联动政策——支持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举办期间,观众可凭演出门票实名免费参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热门景区。
备受瞩目的2025成都草莓音乐节定档5月17日-18日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办。据沈黎晖介绍,摩登天空已连续10年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办草莓音乐节,观众逐渐形成稳定的观演习惯。“我们在青羊区也有公司,青羊区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沈黎晖表示,一个成熟的音乐节,离不开当地相关部门的深度参与和多方联动,未来草莓音乐节将计划整合更多文化场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持续助力地方文旅消费。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