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670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叶林伟
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弘扬劳模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他们中的5位代表与记者见面。
1986年出生的叶林伟,是参与见面会的代表之一。他现在是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8万吨模锻压力机班组大班长、技师。
叶林伟2006年进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当听说学院锻压班在为中国二重8万吨模锻压力机定向培养技能人才,而该吨位压力机可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飞机提供支撑,他毅然从热门专业转入锻压专业。2009年进入中国二重,2012年通过层层选拔,如愿成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首批操作者,并完成压力机操作界面的定版工作。2015年,他精准操控压力机成功为C919大型客机压制起落架锻件,助力我国大型客机关键产品的研制,被授予C919首飞个人二等功。他还将多年操作经验一一整理,编写了《8万吨模锻压力机操作手册》《800MN操作SOP及异常处置办法》等培训教材,为新员工提供第一手学习材料。
叶林伟介绍,国机集团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真机高达42米,相当于15层楼房那么高,总重量达到2.2万吨,相当于11000辆2吨重的小汽车。8万吨模锻压力机承担着实现航空重要锻件国产化的国家使命,这些年来,他们围绕这个主题,攻克一项又一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非常多的航空高端模锻件,全力支持了C919大飞机总装下线、首飞验证,包括后续的商业运营。
“作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首位操作手,我深感振奋和骄傲,能够参与到我们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我们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感到无尚光荣。”
谈到人才培养,叶林伟介绍,他签了四个“师带徒”的徒弟。在和徒弟的交流中,他经常说,“书本上教给大家的可能是理论知识,作为操作手,最重要的还是实际动手能力,书本上只能带给你理论,手上的感觉只能靠长期积累、长期在不断操作当中把习惯转化为自己的肌肉记忆。”
叶林伟总会向徒弟强调,“要学会听设备所表达的声音。”他说,8万吨模锻压力机在运行当中,正常的声音和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他们经常带着徒弟到8万吨压机下面,有一些非常高压的管子,在正常的情况下,声音比较顺滑,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异响,甚至会对整个管道产生一定的振动。
叶林伟说,让徒弟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感受,掌握设备传递出来的语言,从而精准地掌握设备实施运行的情况,对于后续设备方面的操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操作手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叶林伟说,他会不定时问操作手,设备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操作手在平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反馈给他,然后反复探讨,把遇到问题之后的解决方案做到最好。除此以外,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他提出,操作手要对整个产品的工艺流程、锻造的每一个细节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叶林伟说,整个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涉及到批料提前准备、装炉、锻件定位,以及锻件的压制和锻件的冷却等,这一套庞大的操作流程下来,要让操作手细致地掌握到每一个细节,就要让操作手在平常工作当中系统总结经验,编写成需要的每个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手册SOP,最后交上来,然后一起开会,一步一步过、一项一项过,这样把整个流程让大家认可,最后会形成整个公司内部的内训课程。
谈到如何理解劳模精神,叶林伟说,劳模精神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生动内涵。劳模精神就是不断超越自我,自我提升,是面对十万字英文单词的压机说明书时,熬夜去突破专业技术难关的一种钻研劲,也是他们面对整个压机液压系统调试时,在10公里长的管道系统上来回巡检去了解整个液压系统的专注。也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突破,最后锻造出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模锻件,服务我们制造强国、装备强国、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展现出来的一项项重大技术装备研究成果。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编辑 潘莉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