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张坤卸任易方达高管!称将专注投资,在管规模608亿元

红星新闻 2025-05-16 20:29

红星资本局5月16日消息,公募基金重磅改革新规落地一周多后,市场迎来首位“顶流”基金经理的人事变动。

5月16日,据易方达基金公告,因工作调整,张坤不再担任副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继续担任基金经理,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张坤合计管理规模为608.22亿元,依旧排在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榜首。易方达内部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证实,卸任后,张坤将继续坚守在基金经理岗位上,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管理工作中。

image.png

截图自中国基金报

公募“一哥”张坤卸任高管

继续担任基金经理

回顾2020至2021年,易方达开启了一轮“投而优则仕”职位调整。彼时已是明星基金经理的张坤,掌管近400亿规模资金,在2020年6月正式升任公司副总经理。当时,在易方达年青一代投资明星中,张坤是第一个升入高管层的基金经理。

红星资本局观察发现,张坤此番卸任高管职务,尽管来得突然,但也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从公司层面看,3月21日,易方达就对其管理团队进行了调整,原董事长(联席)兼总经理刘晓艳正式出任董事长,执行总经理吴欣荣接任总经理。同日,易方达两位知名基金经理陈皓、萧楠宣布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继续担任基金经理。

image.png

截图自易方达此前公告

因业绩优秀及名声在外,陈皓、萧楠与张坤被外界合称“易方达三剑客”。经过3月份的调整后,“三剑客”中仅剩下张坤担任高管职位。

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看,5月7日,证监会发布实施《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这一重磅改革新规,通过25条举措直击行业痛点。

在绩效考核机制方面,《方案》要求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在薪酬管理方面,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方案》还提到,要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管理规模重回600亿

多只产品收益跑赢基准

资料显示,张坤自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即加入易方达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研究部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张坤从事投研工作近17年,不仅是易方达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也是公司主动权益投研团队的核心人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0年末,张坤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总规模一度高达1255亿元,成为首位在管规模超过千亿的主动型基金经理,也让他晋升公募“一哥”宝座。此后,先是明星基金经理涌现,又是市场迎来持续调整,截至2024年底,“500亿俱乐部”仅剩张坤一人。

今年以来,随着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大幅回暖,张坤在管规模重回600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张坤在管的4只基金分别为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合计规模为608.22亿元,较去年末的589.41亿元略有上升。

业绩方面,自2012年9月担任基金经理以来,以张坤历任公募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收益率计算,截至2025年3月31日,张坤个人业绩的累计收益率为298.80%、年化收益率为11.69%,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同期收益率。从单只产品来看,张坤管理时间超5年的三只基金,其任职以来业绩均战胜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截至3月31日,易方达优质精选(原“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亚洲精选、易方达蓝筹精选自其任职以来累计收益率分别为425.50%、37.40%、89.26%,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1.57%、29.31%、15.38%。

持仓方面,4只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了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结构。以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0700.HK)、阿里巴巴-W(9988.HK)、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泸州老窖(000568.SZ)、中国海洋石油(0883.HK)、百胜中国(9987.HK)、洋河股份(002304.SZ)、美团-W(3690.HK)。

在基金一季报中,张坤表示,将专注于寻找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竞争力和定价能力突出、行业空间广阔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他认为,这些公司能在加深护城河的同时,远期为股东创造出更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希望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发现并持有少数这样的公司,来分享这些公司的经营收益。”

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