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红星新闻 2025-05-22 17:02
进入
长安街
阅读更多内容

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后简称《政策举措》)。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发布会上介绍,“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这样的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 据国新网

证监会在支持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推出了哪些金融服务和支持措施,以帮助其解决融资问题?严伯进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发行上市的条件更加包容适配。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精简优化发行条件,设置了包容的上市条件,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等都开辟上市路径。比如,科创板设置五套上市标准,有四套都不要求企业盈利。一批优质龙头科技企业成功登陆了A股市场,起到很好示范作用。

其次,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4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都形成上市公司集群,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代表性“硬科技”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再次,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更加活跃。目前,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的有140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220%。在这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约650单,重大资产重组超过80单。

再就是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注册制改革以来,有九成的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还有超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都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这样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在投项目超过10万个,在投本金超过4万亿元。

最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其中2024年一共发行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4%,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郭庄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