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
高考“关卡”顺利通关,
酷热“挑战”震撼登场!
据成都市气象局预报,
6月10—17日,
我市将进入超长待机版“烤箱体验周”,
日最高温度直冲39℃,
6月13日前后可能会
打破六月历史高温记录!
真是“热晴”似火!
6月10日到17日成都市最高最低气温预测
(图源:成都气象)
避开高温时段: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尽量避免外出,尤其避免阳光直射下的剧烈运动。
全副武装防晒:戴太阳镜、遮阳帽,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物。
防线二:科学补水有讲究
提前补水:别等身体拉响“口渴警报”才慌忙找水!随身揣瓶“续命水”,养成时不时抿一口的好习惯,少量、多次饮水。
补充电解质:出汗多时适当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
避开“甜蜜陷阱”:拒绝含酒精饮料和高糖饮料,它们会加速脱水。
清淡饮食:少食高油脂食物,增加新鲜蔬果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
适度午休:午睡控制在30分钟内,过长反而导致醒后更加困倦。
调节室温:关闭朝阳窗户,使用遮阳帘、窗帘等遮挡阳光,使用降温设备(如空调、风扇)降低室温;夜间开窗通风。
脱离高温环境后,切忌立即开足空调、直吹电扇或洗冷水澡,最好先换掉湿衣物,擦干汗水再进入空调房。进出空调房要注意适应室内外温差,室内空调最佳温度应设定为26~28℃。
老人、儿童、孕产妇:尽量待在凉爽室内,避免正午出行和剧烈运动。
慢性病患者:做好健康监测,关注血压、血氧等指标,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户外工作者:高温时段轮班,增加休息频率,避免正午作业;备好降温衣物、电解质饮品等防护物资,及时更换湿衣物。
1
先兆中暑
2
轻症中暑
3
重症中暑
热痉挛:手脚抽筋痛到跳脚(缺盐缺水啦!)
热衰竭:心慌气短,冷汗直流,人打偏偏(汗水流成河,盐分遭掏空!)
热射病:体温飙到40℃+,高温、抽搐、无汗,甚至昏迷(最凶险!立马打120!)
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领口、袖口,脱掉衣物,帮助身体散热。
用湿毛巾或冰块冷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或用凉水擦拭全身皮肤,加速体表降温。
如果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以喂其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适当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
症状未缓解或加重时,立刻拨打120!等待期间持续用凉水降温,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
通关高考,迎接盛夏!
做好防护,
咱主打一个“清凉一夏”,
稳当拿捏这个热情爆表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