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持续,各建筑工地开启错峰施工+防暑保障模式

红星新闻 2025-07-17 21:49

今日10时,成都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当天,成都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带着防暑降温物品,走进成都建工集团承建的世龙国际中心C1、C2地块项目,为现场施工人员送“清凉”。那么,高温天气下,建筑工地是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呢?

▲施工人员

17日下午2时许,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世龙国际中心C1、C2地块项目看到,在项目门卫室就摆放着藿香正气水,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可自行取用。整个项目露天施工区域,并未见到正在施工的场景。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今日气温超过了35℃,为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项目部将作业时间调整为上午6:30-11:00,下午3:30-7:30;同时,通过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等举措,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世龙国际中心C1、C2地块项目门卫室摆放的藿香正气水

此外,该项目部还准备了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茶叶等防暑降温物品,并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以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时间来到下午4时45分,虽然已到傍晚,但红星新闻记者在“每经中心”项目现场的监测仪上看到,实时温度仍达38.8摄氏度。为给施工人员降温,该项目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物品搬到大门口,一边发放冰棍,一边发放藿香正气水,并提醒工人注意防暑。

▲“每经中心”项目大门口发放防暑物品

该项目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发放防暑降温物品,项目内还配备了2台热水机,保证施工人员饮水供应,另外专门用保温桶装了具有消暑功效的“老鹰茶”,供施工人员饮用。

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夏季高温天气,该局督促各施工企业制定并落实高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适当调整高温期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采取错峰施工。

▲“每经中心”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吃着冰棍去施工现场

其中,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需缩短室外作业时间;37℃以上时,室外作业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不得在午后高温时段作业;40℃以上时,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最大限度减少一线作业人员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

下一步,市区两级住建部门每日将采取线上线下检查的方式,对在建项目高温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抽查。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报道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