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壁州街道牌坊街社区爱心食堂开饭,社区已满80岁的老人免费吃饭。4菜一汤端上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笑:“古人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就遇到了。”
▲7月8日中午,爱心食堂开饭
7月17日,牌坊街社区党委书记杜廷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社区很多年轻人不在家,老年人养老问题比较突出。为缓解年轻人的家庭压力,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在2021年开办老年食堂。今年开始,8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午饭和晚饭。
据介绍,如今,每天约有200人到社区食堂吃饭;而食堂的亏损,社区通过集体经济补贴食堂。“谁家都有老年人,谁不想自家老年人能安度晚年?老年人满意,我们社区的工作也就算是被认可了。”杜廷才说。
8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饭
近期有网友称,四川通江县牌坊街社区有一社区爱心食堂,8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吃午饭和晚饭,解决老人老年生活。
7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牌坊街社区。中午11点半,该社区200平方米的爱心食堂里,老人排着队在社区爱心食堂拿票打饭。当天午餐有花菜、青菜肉丝、豆干肉丝、青椒茄子4道菜,还有一锅酸菜粉丝汤。饭菜整体比较清淡。
▲80岁以上老人在食堂就餐
老人们打好饭菜后坐下,工作人员又给每位老人送上一碗热腾腾的汤。老人围坐在桌子边,边吃边聊天。
85岁老人邓国玉是最早一批前来吃饭的老人。她介绍,自己在食堂吃饭很久了,对食堂的饭菜很满意;平日里,她早晨在家里吃,中午在食堂吃饭,晚上孙子回家后在家煮饭吃。
因子女常年在外务工、老伴多年不在身边,住在食堂附近的老人杨继碧每天中午到社区爱心食堂吃饭。吃过午饭后,杨继碧和几位老人一起打了场老年麻将。杨继碧边吃边笑着说,“古人说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就遇到了。”
▲爱心食堂收费标准
食堂工作人员介绍,食堂基本为4菜一汤,每天菜谱不一样,必须保证两荤两素;蔬菜和肉类都是工作人员从市场采购后专车配送,保证食材新鲜和安全。
牌坊街社区党委副书记蹇雪明介绍,每天大概有200名老人在社区爱心食堂吃饭。
据了解,除了吃饭,社区还帮老人扫地,提供免费剪指甲、按摩、理发等服务。
开办食堂减轻年轻人压力
85岁的陈丕生老人居住在通江县牌坊街社区多年,身体多病,两个儿子残疾未成家,无固定工作,如今,两个儿子还是单身。
社区工作人员谢婧娟介绍,陈丕生老人一家就是社区典型困难户,虽然享受了国家低保政策,但是老人没人照顾。7月8日的午饭,是老人的大儿子从社区爱心食堂打回家的,如果大儿子不在家,社区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就会给老人送饭上门。
杜廷才介绍,通江县是一个小县城,多年前,年轻人基本就外出务工,老人在家照看孩子,“一老一小”问题突出。如今,当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变老,下一代已在外地定居,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在家,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原来是打工的,现在要去给孩子带孩子;老家老人的养老和生活逐渐成为一个问题。”
2021年,牌坊街社区老人逐渐增多,针对有的家庭困难、有的家里老人行动不便等情况,根据上级的重要指示批示,结合社区实际,社区租了1200平方米房屋,建起了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特色养老服务和托育服务。其中,食堂专为社区老人提供白天的生活服务,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12元,每天有上百位老人在此就餐。
▲饭后老人在社区娱乐
如今,牌坊街社区65岁以上老人有2109人,80岁以上老人有280人。2025年初,社区施行新“制度”,对80岁以上老人的午餐和晚餐免费。
杜廷才介绍,从老年人的角度看,吃饭是最大问题,社区爱心食堂刚好帮家庭解决这个问题。年轻人不在家,社区可以帮忙照看家里老人,为一些家庭减轻了压力。
食堂亏损由社区集体经济补贴
那么,社区食堂的运营成本是怎样的呢?杜廷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名厨师每月工资8000元,每天的食材开销在700元左右。2025年之前,每天在食堂吃饭的老人有七八十人,每年亏损10余万元,几乎是亏在房租上,“1200平方米的房租每年就是12万元”;今年年初80岁老人免费就餐的新“制度”运行后,预计食堂年亏损将在30万元到40万元。
据杜廷才介绍,这部分亏损和以前一样,由社区的集体经济补贴——社区集体经济有一家超市,一个停车场和一个体检中心。
壁州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牌坊街社区的集体经济费用用于社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一件好事情。
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几个家庭的老两口均已满80岁,夫妻俩都在社区免费吃饭,如82岁的老人赵永竺和87岁的丈夫方光治,三个子女都不在家,最近的大女儿在巴中照顾孙子。
红星新闻记者与多位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他们都表示支持社区的做法。
“谁家都有老年人,谁不想自家老年人能安度晚年?老年人满意,我们社区的工作也就算是被认可了。”杜廷才说。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摄影报道
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