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说,绿色发展方面,这五年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个方面:
“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
▲发布会现场
“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而且这个比例还会提高。
“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的钢材中,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东西还是南北,蓝天更多了、风景更美了、生活更环保了。
安全保障方面,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粮食方面,“十四五”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粮食产量排名前两位的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的总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能源方面,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即使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这些用能最高峰时段,群众用能需求都得到有力保障。
产业基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
同时,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不断提高。
在大国担当方面,中国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中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与亚洲、非洲、拉美等国取得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国家,在产业、交通、就业、民生等方面取得许许多多的重大进展和成效。比如,印尼雅万高铁工程建设累计带动当地5.1万人次就业,开通运营1年多来累计发送旅客量超1000万人次。
中国坚决站出来反制贸易霸凌,坚定捍卫自身正当利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以超大规模的市场和超强的制造能力,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中国担当。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张寻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