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过,成都龙泉驿区长松村的天色刚蒙蒙亮,村民杨丽已经从家出发。沿着坡走上一截路,就是成片的桃树,枝头挂着的正是水嫩多汁的水蜜桃。左手一挑,右手攀着枝头用剪刀一剪,杨丽轻轻地把桃子放在竹编菜篮里。
长松村是龙泉驿区水蜜桃的核心产区。作为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桃农,杨丽每天可以采摘超过200斤的水蜜桃。采摘打包后,这些水蜜桃会随着冷链物流发往粤港澳,48小时就能抵达当地市民的餐桌上。
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畅通两地农产品流通渠道,7月5日上午,“福市集”品牌快闪活动在成都市宽窄巷子东广场举行。活动方介绍,总量超百吨的水蜜桃将通过物流抵达粤港澳地区,不超过48小时。
▲活动现场
冷链提速,将有更多“川品出川”
今年受倒春寒影响,长松村里的水蜜桃上市推迟了一个礼拜。进入7月份,水蜜桃品种白凤终于到了最佳采摘季。在龙泉驿区,白凤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果子皮薄而汁水充足,粉嫩的外表伴随着浓郁的香气,很受食客们喜爱。
“娇气”的白凤,因为物流的便捷正在焕发新生。接下来,总量一百余吨的水蜜桃将同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及长沙、南宁、南昌、上海、天津等20个城市及地区。通过现有的冷链物流体系,白凤从采摘打包到端上餐桌不超过48小时。
▲活动现场
7月5日,在宽窄巷子东广场,来自广东的荔枝与来自四川的水蜜桃“相遇”,市民在现场品尝、体验、购买。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拥有成熟的市场体系、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是优质农产品重要的集散地;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域农产品品牌,具备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
此次活动,以农产品流通为突破口,搭建起粤川农业产业合作的坚实桥梁,探索“农业+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打破区域限制,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促。
除了龙泉驿水蜜桃,还有越来越多的“川品出川”“川品出海”。“接下来,我们还将把耙耙柑、猕猴桃、柠檬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物流送往粤港澳地区。”活动主办方、深农集团产业链管理部总经理陈励玮表示。
百余吨水蜜桃出川 带动1445户农户增收
陈励玮表示,市民除了现场购买之外,还可以在线下白家市场购买到这些特色农产品,也可以在线上“惠民白家”小程序里选购。“和以往不同,此次活动和四川文旅合作,既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核心品牌力,有‘白凤’‘晚湖景’等水蜜桃王牌品种,也有‘仙进奉’‘桂味’等广东荔枝王牌品种。又设置了安全轮、品质轮、风味轮等三个量化指标,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农产品的风味。”
▲等待运输的水蜜桃
龙泉驿区水蜜桃行业协会会长、四川盘信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维波介绍,此次百余吨龙泉驿水蜜桃销往粤港澳地区,也会带动当地1445户农户增收。
“真正的龙泉驿区水蜜桃一直是供不应求的。”李维波介绍,“整个龙泉驿区有6.1万亩水蜜桃种植面积,每年水蜜桃产量达到7万吨。其中四川本地销售仅占两成,剩下的七成在国内销售,还剩下一成销往东南亚及周边国家或地区。”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