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充分发挥了工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呈现“量质齐升、向优向新”发展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生产利润增势良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1-5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产销两旺。多数重点监测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铁路客货车辆、包装专用设备、充电桩等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
5个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降幅较1-5月收窄或持平,装备制造业出口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重点行业投资向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6%。
重点技术攻关产品捷报频传。陶青表示,“上天翻山入海”尽显高质量发展活力。“天上飞的”,航空装备“飞”出发展新高度。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首个自主研制的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达809家,产品超过374万架。
“地上跑的”,汽车产业保持增长“加速度”。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车销量占比达44.3%,累计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水里游的”,船舶工业锚定发展“新刻度”。上半年,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接待游客超47万人,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顺利起浮,整体建造进度达78%,国内首制16000标箱(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68.3%和64.9%。
陶青称,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两大行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2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建设智慧服务场景,持续提升装备制造数智化、绿色化水平。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张寻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