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情况。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负责人纪敏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金融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金融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优化跨国公司的跨境资金池方面,纪敏介绍,今年年初,人民银行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完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支持企业灵活调剂本外币资金。这一举措受到经营主体欢迎,截至5月末,上海跨国公司设立跨境资金池数量达169家,集中外债额度达2468.3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超过800亿美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负责人纪敏
在推进支付服务国际化方面,纪敏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高度重视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人民银行支持境外电子支付机构收购境内持牌支付机构,扩充市场主体;同时加强境外来华人士身份信息核验服务,保障支付安全,基本实现了“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便利化全覆盖。
在持续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方面,纪敏介绍,自由贸易账户是实现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流动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人民银行支持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账户立法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已经于今年3月份正式发布,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在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纪敏表示,人民银行牵头印发了《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进一步明确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以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并将根据实施情况动态调整。上海在此领域成绩突出,临港新片区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清单,为长三角企业搭建合规跨境数据传输通道。
在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方面,据介绍,在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场景中,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落地,为试点企业开立单位钱包,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渠道开展离岸贸易数字人民币结算,结合智能合约技术提升业务效率。上海在数字人民币境内外使用的规模、场景、种类均走在全国前列。
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方面,纪敏表示,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强化绿色债券投融资,支持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产品在沪落地,并推动金融机构在融资产品开发时将ESG评级(ESG即环境、社会、治理)纳入指数产品开发与投资。
纪敏表示,下一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将继续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一方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大“上海经验”的复制推广力度,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将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推广到全国,为我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发展探索实践路径,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张寻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