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 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在会上表示,上半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这个增速蕴含了三个‘好于’。”
此外,杨治刚从高(高技术制造业)、绿(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专(专精特新工业企业)、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4个方面的数据,解读当前四川新质生产力的表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杨治刚介绍,第一个是好于一季度,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二季度当季增长7.4%,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第二个是好于上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也就是在上年同期实现6.2%的较快增长基础上继续回升;第三个是好于3年多来的月度累计增速,7.3%的增速也创了三年多来月度累计增速的高点,体现了工业挑大梁的担当。
上半年四川工业能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四力”齐发的影响带动。分别是:政策效应助力、转型发展有力、重点领域发力、质量效益促力。以汽车产业为例,上半年,汽车产业转型进程加快。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0%,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14.4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占全省汽车整车产量比重达到27.6%,比上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
此外,从重点行业看,全省工业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全省前50强工业企业中有37户生产增长、有23户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小微企业活力较强,增加值增长9.4%,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从重点区域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在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带动下,川东北经济区在油气开采、能源化工等行业带动下,增速均持续领跑全省,分别增长7.5%、7.8%。
“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回升,实现利润总额1363.3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杨治刚介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2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6.9%,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显著,利润总额增长15.9%,其中天然气开发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分别增长28.5%、42.9%。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
“近年来,四川省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发展。”杨治刚透露,上半年四川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5%。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产品供给加快,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倍、1倍、63.1%。
得益于全省上下着力推动以清洁能源产品、生产技术、装备或服务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壮大,“绿”已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上半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稳定增长,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5%、11.0%。“新三样”产品产量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倍、1.9倍、53.2%。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壮大,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杨治刚介绍,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3000余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2%左右,有100余户企业的年生产规模超过十亿元。上半年,全省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近年来,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杨治刚说,“五经普”结果也佐证了这一观点: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775个,比“四经普”增加500余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左右。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品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合计增长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