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503.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次,倒塌房屋2.96万间,损坏房屋34.7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8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消防官兵、救援人员紧急投入搜救工作中,并帮助灾民转移物资(视频截图) 图据央视
申展利介绍,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年初西藏定日6.8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此后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2—6月份4.0级以上地震次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少。
二是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四川、贵州等地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是洪涝灾害损失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灾情相对较重。
四是南北方旱情阶段性、区域性发展,部分农作物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缓解。
五是风雹灾情总体偏轻,低温冷冻和雪灾损失较近年明显偏轻。六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总体平稳,局地森林火灾多发。全国未发生草原火灾。
申展利指出,历史数据显示,三季度历来是重特大事故易发多发时段,各类企业进入生产作业高峰,加之暑期群众出游出行增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等将迎来客流高峰,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同时,“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降雨、高温、台风等多发频发,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面临较大压力。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