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成都影响力”!成都传媒集团多维发力,助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红星新闻 2025-07-11 20:15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不少参会者热议的话题。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媒文创产业应该如何发力?又该如何通过文化传播,进一步增强成都品牌影响力、提升产业集群支撑力?

会议期间,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母涛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成都新闻舆论主阵地、文创产业主引擎,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正从强化舆论引导、着力国际营销、创新园区运营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为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传媒贡献。

WechatIMG10411.jpg▲母涛

持续报道文商旅体消费新业态

营造文旅风尚、消费潮流

母涛表示,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正积极强化舆论引导,凝聚改革发展“向心力”。“全会期间,集团通过持续报道成都培育文商旅体消费新业态,推动蓬勃旺盛的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积极营造‘到成都街头走一走’的文旅风尚和消费潮流,积极引导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旋律。”

记者了解到,全会召开前,成都传媒集团提前部署,按照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精心安排全会宣传报道,发挥5亿多媒体用户的传播影响力,聚焦市委中心工作,营造出良好舆论氛围。

具体而言,会前,成都发布、锦观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刊发《成都,万万没想到》《成都,百闻不如一见》等视频产品,为全会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会中,集团下属媒体记者邀请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畅谈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对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推出系列重点报道;会后,推出社论和系列评论文章,深入阐释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在全球讲好“成都故事”

释放品牌国际影响力

母涛表示,集团正全面发挥媒体营销策划推广能力,深度参与世运会等重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境内、境外旅游营销。

“2024年,集团承办的成都马拉松吸引23.9万人报名、3.5万人参赛,成都市外选手占比超70%,带动赛事期间成都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六成以上、酒店预订量翻番、旅游门票收入同比增长365%。”母涛介绍,今年,成都马拉松报名人数升至28.7万,同比增长20%;其中市外人员达21.3万,同比增长25.3%。

在国际营销方面,他表示,集团下属国际传媒公司承担成都旅游境外营销任务,2024年策划执行“成都记忆”计划等海外文旅活动,在法国蒙彼利埃、西班牙马德里设立成都国际友城推广中心,在全球五大洲设立36个熊猫旅游驿站,构建覆盖全球30多个重点客源市场的全球文旅营销网络。

集团下属新闻国旅公司开展“熊猫走世界”全球营销,在1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20余场活动,巩固了与境外旅游和观光机构的合作,建立了境外合作渠道和品牌营销体系;培育“成都礼物”文创品牌,孵化了生活、休闲、文博等八大类逾百款产品,与“川娃子”等本土品牌开发40余种、650余款联名产品。

母涛表示,下一步,集团将认真落实全会关于实施全球品牌推广计划的安排部署,积极助力构建以大熊猫为标识的全球推介体系,研究发布系列指数榜单,开发“成都礼物”特色产品,执行好成都世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项目,策划好成都家具工业展等品牌展会活动,“面向全球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不断提升‘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奋进中的创新之城’城市形象的全球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还将培育一批文旅园区品牌、城市复合型消费地标

与此同时,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还认真贯彻市委“立园满园”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特色园区集群,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集团所属东郊记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实施经营机制转换以来,引进音乐艺术、时尚展演类商企近300家,年均举办活动1000余场次,2024年吸引游客1760万人次,年贡献利润近5000万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母涛介绍,今年上半年,园区已接待游客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其中年轻游客占比超80%,外地游客占比超50%,境外游客超5万人次。

此外,集团与青羊区签订合作协议取得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20年运营权,今年5月28日至6月3日在园区举办第9届国际非遗节,呈现了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599个非遗项目,现场吸引客流超21.74万人次,非遗品牌IP授权签约金额达3.5亿元,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集团将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母涛表示,将加快成都智媒体城、白鹭湾科创园投产运营,加快交子公园商圈每经中心建设,加快实施东郊记忆二期、西区项目,与崇州市合作运营崇州街子古镇群旅游度假区,培育一批高能级产业载体和市场主体,培塑更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旅园区品牌和城市复合型消费地标,推动形成更多“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共融共生的消费活力区,为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传媒贡献。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