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巨头给经济带来“副作用”?丹麦食品杂货商协会:将致整个零售行业每年损失12亿克朗

红星新闻 2025-07-19 16:40

丹麦食品杂货商协会近日发布了一项令人意外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减肥药的日益普及,丹麦超市的收入正受到冲击。

众所周知的是,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近年来在全球减肥药市场攻城略地,该公司也一度超越老牌奢侈品集团LVMH,成为欧洲第一大市值公司。这种龙头企业的存在自然让丹麦受益匪浅,不过其“副作用”也在逐渐显现。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7日,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总部 图据视觉中国

减肥药畅销之后

超市零食销量下滑

丹麦的杂货铺老板们或许不会想到,改变他们生意的竟然会是来自本土药企的减肥药。丹麦食品杂货商协会的最新分析显示,随着诺和诺德公司旗下的GLP-1类药物Wegovy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丹麦超市每年的收入损失可能高达12亿克朗(约合13.4亿元人民币)。该协会甚至警告,如果这些减肥药未来变得更便宜或更容易获得(例如通过片剂形式口服),损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丹麦某商店 图据视觉中国

这项分析的背景是,丹麦是诺和诺德推出Wegovy的首批市场之一。根据丹麦政府的数据,自2022年起,约有4%的丹麦人口一直在使用这种药物,月度用户数量一直保持大幅增长,今年5月份增速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0%。丹麦食品杂货商协会的分析还指出,尽管丹麦的体重健康情况远远好于美国等市场,但还是约有8%的丹麦人口符合服用减肥药物的条件。

丹麦食品杂货商协会首席执行官延尼克直言:“这不仅仅是少买几块巧克力或少喝几罐汽水的问题,而是更广泛的消费行为转变,最终会对丹麦日常零售业的利润产生实质性影响”。分析显示,减肥药使用者每年平均会在日常消费上减少1800至2600丹麦克朗,主要原因是食欲和对零食的兴趣下降。结合庞大的潜在用户规模,这可能导致整个零售行业每年损失高达12亿丹麦克朗(约合13.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相当于该行业总营收的0.65%。

这种现象并非丹麦独有。在全球范围内,GLP-1类减肥药物正在重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美国,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的食品杂货购物量有所减少,而零食、汽水和快餐公司的股价也因对需求减少的担忧而下滑。甚至连慧俪轻体(曾被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大举买进)这样的减肥公司也不得不调整业务方向。慧俪轻体原本主打健康食品,但在减肥药风靡美国之后,其用户的食品杂货支出减少了9%。

欧股龙头助力丹麦经济繁荣

但负面效应也在显现

诺和诺德,这家曾经鲜为人知的丹麦公司,如今凭借Wegovy和Ozempic两款重磅药物的销量飙升,已成为欧洲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截至18日,诺和诺德的市值约为4273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4780亿元)。据此前一季报显示,诺和诺德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达到781亿丹麦克朗。营业利润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22%,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0%,达到388亿丹麦克朗。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4日,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减肥药Wegovy注射笔 图据视觉中国

这家制药巨头在近年来一直是丹麦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不仅提升了当地的就业水平,甚至还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诺和诺德的入驻甚至将一个小型社区卡伦堡转变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兴城市。仅仅两年前,卡伦堡还是一个人口不足1.7万的港口小镇,如今却正在进行丹麦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未来几年,这里将投入高达600亿丹麦克朗的资金,为诺和诺德工厂的4400名员工服务。大兴土木的投资工程预计将带来1250个新工作岗位,并吸引3000名建筑工人。卡伦堡市长马丁·达姆甚至自豪地表示:“我们是药物的起源地,是核心物质”。当地经济也随之繁荣,一家超市销售额增长五倍,一家快餐店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卖出17500条热狗。在工厂刚开始扩建的2022年,卡伦堡的GDP增长率更是高达惊人的27%。

然而这家公司的迅猛发展也给整个丹麦经济带来了连锁反应,一些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一方面,诺和诺德不断招聘人才,导致其他一些小企业报告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人口不足600万的小国而言,诺和诺德的巨大影响力也引发了担忧。

2023年,丹麦跻身欧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列,GDP增长2.5%,2024年该国GDP增长率更是达到3.0%,其中制药业的贡献达到一半。有丹麦学者担心,过度依赖单一行业和公司,有可能使得丹麦效仿体量相近的邻国芬兰,在手机巨头诺基亚衰落后全国经济也遭到拖累。

丹麦经济委员会主席卡尔-约翰·达尔加德表示,当少数几家大公司主导一个国家的经济时,可能会带来其他弊端。“人们担心,随着一个公司经济影响力的增强,最终可能会出现政治影响力,这可能会对政策出台产生影响。”此外丹麦政府曾经警告称,由于格陵兰岛控制力问题,美国很可能对丹麦采取关税报复,而美国也是诺和诺德第一大市场。此前美国国会就对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高定价策略表达不满,该公司在听证会上则将其归咎为“美国臃肿的医保体系和庞大的中间商利益”。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编辑 杨珒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