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有关做法。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应强化公益性导向,发挥好大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作用。天坛医院是如何做的?有哪些具体举措?对于红星新闻记者的上述提问,王拥军表示,天坛医院是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发挥了国家队作用,构建了“人才双向流动、技术与管理共享”的医疗技术下沉机制。
第一方面是聚焦国家战略。天坛医院积极落实京津冀医疗合作,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建立了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在安徽芜湖和河南郑州建立了区域医疗中心。这些中心近年共引进新技术81项,为当地培训200多名业务骨干。
第二方面是聚焦重点区域帮扶。天坛医院全力投入援疆、援藏、京蒙协作以及青海、宁夏博士服务团等工作,持续输出人才和技术。例如在新疆和田地区,从1990年以来,天坛医院帮助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完备的神经外科。
第三方面是聚焦北京地域共建。天坛医院参与了城乡对口支援、医联体、互联网乡村门诊等项目,在去年共接受从内部医联体转诊的病人1434人次,同时下转给基层医院病人4207人次,真正落实双向转诊。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潘莉 责编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