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3日,伦敦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落幕。本届温网,中国选手、达州姑娘王紫莹在轮椅网球单打决赛中以6比3、6比3战胜对手,随后又与搭档拿下双打冠军,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首位包揽单双打冠军的中国选手。
7月12日,王紫莹在比赛中回球。当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5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轮椅网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王紫莹对阵日本选手上地结衣。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颁奖仪式上,这位失去右腿的姑娘坐着轮椅,高高举起双臂——这个动作藏着她从两岁半那场车祸起,20多年的拼搏与绽放。王紫莹在朋友圈里感慨:“从第一次握拍时的手足无措,到此刻站在这片绿地上听着欢呼,才真正懂得‘只要坚持’,真的会一步一步走向‘梦想成真’。”
7月12日,王紫莹在比赛中回球。当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5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轮椅网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王紫莹2比0战胜日本选手上地结衣,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被爱托举的童年
“它将来会自己长出来的”
王紫莹最初的记忆是妈妈温柔的谎言。两岁半那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右腿,醒来后她拉着妈妈的手问:“我的右腿去哪里了?”妈妈笑着摸她的头说:“它将来会自己长出来的。”
这个谎言撑过了王紫莹最懵懂的年纪,却挡不住成长路上的棱角。上小学时,学校厕所没有适合她的设施,“上厕所不方便又不愿意麻烦别人就憋尿,实在憋不住就尿裤子里。”爸爸知道后,扛着一个电焊的坐便凳搬进厕所——铁架焊得结实,凳面磨得光滑,那是她童年最踏实的支撑。
老达钢居民区附近有一段百步梯,那是王紫莹上学的必经之路,长长的台阶蜿蜒向上,她只能单腿一步步往上跳。“有人要扶我或帮我拎书包,我都礼貌地拒绝。”她不是逞强,只是“不想被特殊看待”。直到多年后回忆起,她才懂得那份倔强里藏着的,是对“和别人一样”的渴望。
这份渴望被王紫莹的父母小心翼翼呵护着。车祸后,妈妈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她,但从不让她当“温室里的花朵”。“妈妈总说,我迟早要独立生活。”于是,系鞋带、叠被子、扫地成了她的日常,后来甚至学会炒菜做饭,“第一次炒糊了鸡蛋,妈妈没骂我,笑着说‘下次火开小一点’。”
爸爸则用运动为王紫莹打开另一扇窗。“他带我打乒乓球、羽毛球,说能锻炼身体,还能多交朋友。”她记得有一次打赢对手时,对方惊讶地说“你打得真好”,“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疼痛里长出来的力量
从4000米轮椅冲刺到国际赛场
2007年,通川区残联到王紫莹所在的学校选运动员,9岁的她被选中,并开始练习游泳。2008年市残运会上,因为她是女子组某一级别唯一的选手,组委会便安排她进行表演赛,她却摇头说道:“我要跟男生比。”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市残联的领导看在眼里,随后推荐她去了筹建中的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
网球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爱心人士捐赠的轮椅是成年尺寸,王紫莹个子小、手臂短,“同样的距离,别人滑两次,我得滑三次”。教练安排的4000米轮椅冲刺,她咬着牙完成,结束后还在球场边一遍遍练转向、急停,“手磨出了水泡,破了就贴创可贴继续练。”
两个月后,王紫莹的轮椅冲刺速度和灵敏度追上了队友。“不是我比别人聪明,只是我更想快点跟上。”她笑着说,语气里藏着当年的韧劲儿。2011年四川省残运会,13岁的她拿下首枚金牌,站上领奖台时,她突然懂了爸爸的话:“运动不只是为了赢,更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
真正的考验在国际赛场。2015年新西兰世界职业轮椅网球公开赛,是王紫莹第一次独自出国参赛。面对身材高大的欧美选手,她握着球拍的手直冒汗。“翻译老师见状过来对我说,‘你对手刚才夸你呢,说你打得太好,她都有点怕了’。”后来她才知道那是善意的谎言,但那一刻,紧张感突然消失,最终她也赢得比赛。“以前总觉得‘大力出奇迹’,靠快速球硬拼。”但和国际选手交手后,她开始琢磨旋转球、落点变化,“2019年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后,技术才算真正全面起来。”
1毫米遗憾成就“双冠王”
每场比赛都是“新的开始”
2025年1月的澳网,是王紫莹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女双决赛中,她与搭档李晓辉以6比2、6比3战胜对手,为中国拿下首个轮椅网球大满贯冠军。“四大满贯是我们的梦想。”她记得夺冠时和搭档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才搭档半个月,能赢靠的是信任——我知道她的长处,她也懂我的短板,默契不够,就用配合来补。”
王紫莹在比赛中发球。
但澳网单打半决赛的遗憾更让王紫莹清醒。对阵荷兰选手时,在领先对手的情况下,一个关键球因1毫米之差出界,“鹰眼画面回放了3次,就差那么一点点。”心态骤崩后被对手翻盘,她躲在厕所用毛巾蒙着头,心里满是难过与委屈,“不是为输球,是责备自己没做得更好。”
赛后,教练的话点醒了王紫莹:“领先时别保守,要主动施压放开打,而不是等对手失误。”这句话成了她在温网中的“秘诀”。7月的温网赛场,她一路闯进单打和双打决赛,“打每一分都想着‘这是新的球,新的机会’。”
温网夺冠的感受和澳网完全不同,“澳网是惊喜,温网是踏实。”王紫莹知道,这份踏实来自心态的成熟,“以前总盯着输赢,现在更关注哪里能进步。比如单打决赛的反手球,比澳网时稳多了。”
王紫莹庆祝夺冠。
如今的王紫莹,习惯了轮椅上的生活,看淡了“冠军”的头衔。“荣誉是过去的,下一场比赛才更重要。”她依然记得两岁半时妈妈对她说的话,只是现在才明白其中深意:“右腿没长出来,但我长出了别的——勇气,还有不放弃的劲儿。”
球场上,轮椅划过草地的声音清脆利落,像王紫莹从未停歇的脚步。对她来说,每一次挥拍,都是向着更好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