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专家:对传染病疫情阻断有积极影响

红星新闻 2025-07-31 23:00

据佛山市政府网站7月29日消息,结合当前广东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佛山市已于当天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据“佛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了加强佛山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控制成蚊密度,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佛山于7月31日起在全市启动为期一周的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

▲收治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医院。受访者供图

7月31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卫生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解志勇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肯定了佛山这一举措,“这表明现在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注意依法行政,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从理念上站在‘健康中国’策略上,依法防控。”

基孔肯雅热痊愈者:

确诊后隔离治疗,如今身体基本恢复

红星新闻记者7月31日从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居民处了解到,他们已经收到当地关于免费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筛查工作的通知,时间从7月29日至31日,为期三天。

“我是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舒服,就前往医院做检查,查出是基孔肯雅热阳性的。”乐从镇的苏女士7月31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是在7月13日出现了发烧的情况,并且手脚关节疼痛,“手掌上还出现了一颗小的皮疹。”

苏女士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后来发烧到38℃后,她担心是登革热,便前往医院进行抽血检查,血液样本还被送去做了基孔肯雅热筛查,“登革热是阴性,但是基孔肯雅热需要等结果,我便先回家了。”

7月16日,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苏女士家,通知她被医院确认为基孔肯雅热阳性,需要自行到医院隔离,家中需要进行消杀。

到达医院后,苏女士住上了装有蚊帐的病床,医院的走廊和科室大门都安装上了防蚊门帘。苏女士说,住进医院的时候,她身体不适已有两三天了,“所以恢复还算快,到7月18日早晨抽血化验,已经是基孔肯雅热阴性了,随后就结束隔离出院了。”

苏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家中除了她以外目前没有人感染基孔肯雅热,“我今年30多岁,痊愈后休息休息,身体就基本恢复了。家里要是有老人或者孩子的,还是应该多注意防范。”

多地已出现病例

国家卫健委发布诊疗方案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月29日消息,当天,全国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强调要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防范疫情外溢扩散和境外输入,此外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测质控和门急诊管理,提高“早发现”能力,规范开展病例救治,全力防范重症和死亡。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据各地通报,除佛山外,广州、阳江、湛江、澳门等地也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据南方都市报7月25日消息,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据阳江日报此前报道,截至7月24日,阳江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当地目前设置了7家定点收治医院。据微信公众号“吴川发布”消息,7月23日,湛江市吴川市从外市返回人员中监测发现一起基孔肯雅热病例(塘㙍镇)和一起登革热病例(梅菉街道)。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当天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诊疗方案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

此外,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而预防措施主要为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个人应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驱蚊、

▲广东佛山,正在消杀灭蚊以防控基孔肯雅热。图据视觉中国

专家分析:

采取措施得当,对阻断疫情有积极影响

佛山相关的传染病应急响应早已启动,从相关报道来看,佛山市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响应。那么,启动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意味着什么?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确立了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级分级原则。我国各级各类文件对于四级事件和相应的响应,相关术语和标准并不是那么统一。2006年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只对特别重大(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了定义。

佛山市早于2003年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但当时国家没有分级制度,该预案也没有体现分级应急。

广东省2013年8月9日修订的《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未给出四级事件的定义,只是给出了四级响应的启动程序。其中,Ⅲ级响应的启动程序是,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预案还规定,必要时,省卫生行政部门派出工作组赶赴事件发生地,指导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详细规定了应急反应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包括划定控制区域、疫情控制措施、流动人口管理、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信息发布、开展群防群治和维护社会稳定。

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卫生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解志勇肯定了佛山这一举措,“这表明现在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注意依法行政,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从理念上站在‘健康中国’策略上,依法防控。”

解志勇表示,从新闻报道来看,启动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的判断应该是妥当、及早处置,以切断传染链条。他认为,当地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得当,应该是在专家和专业部门会商研究下采取的,对于传染病疫情的阻断有积极影响。

目前,广东省内,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报告了外溢的基孔肯雅热病例。未来随着疫情扩散,有没有可能升级成省级的二级甚至国家级的一级?对此,解志勇判断,从目前来看,该疫情后果不会特别严重,并且已经采取灭蚊、治疗、宣教等相应措施,应急响应级别升级的概率不大。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付垚 实习生 安雅涵

编辑 潘莉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