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都,就是投资未来。”
“未来产业基金所形成的强大‘引力场’,将形成跨区域辐射效应,链接全球的创新要素集聚。重点支持‘硬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推动颠覆性创新项目在成都形成示范产业集群。”……
7月24日,一场以“到成都·投未来”为主题的成都未来产业基金发布及产业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现场重磅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标志着成都政府投资基金2.0时代全面开启。
这只锚定“硬科技”赛道的未来产业基金,究竟因何而设立?它将为成都带来什么?其运作模式又该如何理解?
▲“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正式成立
首只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
是什么?
现场,成都正式发布首只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120亿元,远期规模2600亿元。据介绍,该基金将通过财政资金与专项债券的引导,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形成“千亿级基金集群”。
换言之,这只未来产业基金涵盖“天使+创投”基金集群,其依托成都产投集团“产业性基金”、交子金控集团“功能性基金”定位,由成都科创投集团、成都金控产业引导基金公司进行管理。
针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分设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重点瞄准具身机器人、飞行汽车、商业航天、下一代移动通信、脑机接口、群体智能、量子科技、细胞与基因治疗、先进核能、前沿新材等十大未来产业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按下成都未来产业发展“加速键”。
未来,该基金将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策源作用,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桥梁,推动更多高水准的科技成果在蓉开花结果。同时,也将孵化培育出更多“硬科技”企业,为成都的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傅晓燕看来,本次未来产业基金的发布,“为成都带来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展示。”她表示,这只聚焦未来产业的标杆性基金,通过母基金的枢纽作用,构建了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职业经理人与资本方的多维协同创新生态,实现了顶尖智力资源与产业要素的全链条贯通。
▲傅晓燕
傅晓燕表示,这无疑是向全球释放一个信号,“成都将聚集全球未来产业众多颠覆性创新项目在此落地。用今天的主题来说,就是‘到成都·投未来’。”
这只未来产业基金
究竟因何而设立?
“在未来产业基金的设立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包括助力构建‘耐心资本’生态。”作为此次基金的设立方之一,成都科创投集团负责人介绍,本次设立的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规模是600亿元,将致力于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面临的“市场失灵”困境,有效填补传统金融体系在早期投资领域的空白,破解初创企业“从0到1”融资难题。
“传统投资机构普遍存在‘阶段偏好失衡’问题——70%以上的资金集中于B轮后成熟项目,导致A轮前的‘潜在独角兽’因资本断层而过早夭折。”该负责人指出,此次天使基金的设立,“本质上是构建‘全周期价值发现体系’,通过‘早期介入+长期陪伴’的资本模式,填补‘从0到1’的关键融资缺口,避免优质项目在‘死亡谷’阶段流失。”
与此同时,此次设立的未来产业创投基金规模为1000亿元,将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助力加速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助推企业在优胜劣汰下实现“从1到100”的蜕变。该负责人笑着说:“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将持续培育科创沃土、厚植产业雨林,以‘耐心资本’生态激发成都未来产业活力。”
作为此次未来产业基金的另一设立方,成都交子金控股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剑峰谈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布局,为成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成都创新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产业链配套完善、交通物流便利性凸显等优势明显,“这为未来产业创投引导基金的设立奠定了关键基础。这只基金将对未来成都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付剑峰
谈及未来产业基金的目标项目时,付剑峰表示,该基金将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行动,在成都重点产业园区中的特色产业优先布局一批市场化基金,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技术、低空经济、文商旅体等产业尽快落地,“近期省委和市委都出台了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目前,我们也正在推动全省首只国家级文创领域市场化子基金落地成都。”
付剑峰坦言,“我们力争在2~3年新增带动形成300亿-500亿元市场股权投资能力。”长期而言,该基金将进一步优化成都资本市场活力,与国家级基金和省级基金联动,吸引和带动股权加债权千亿以上市场增量资金,培育更多链主企业,并形成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链。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