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有关情况。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介绍,今年6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即第二期三年行动)。近年来,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得到改善,特别是第一期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累计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了4.8个百分点。同时,残疾人就业难、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亟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
▲发布会现场
李东梅说,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益,有必要滚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中国残联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会同30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是第二期三年行动的出台的背景。
李东梅表示,第二期三年行动围绕四个方面共提出13项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实施十大行动。聚焦落实“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动,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聚焦“较为充分就业”,实施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行动,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行动;聚焦帮扶“重点群体”,分别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农村残疾人、盲人就业帮扶行动;聚焦“完善就业服务、解决结构性矛盾”,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聚焦“加强权益保障”,实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益保障行动。
据介绍,十大行动的每个行动中还特别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分工。此外,三年行动还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明确各项行动的负责部门和职责分工,为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和信息保障。
李东梅表示,下一步,中国残联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三年行动,并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和残疾人群体的诉求,在工作中不断优化完善方案,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张寻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