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3600万建客运站10年未启用,谁在漠视公共财政浪费之痛

红星新闻 2025-08-18 16:14

若不顾实际,随意决策,项目建成后问题一堆,又无人担责,这不是惠民而是伤民

8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一则“读者来信”:黑龙江绥化市王先生反映,绥化东城客运站作为绥化市向社会公布的惠民工程之一,总投资3600余万元。然而该工程2015年建成后,一直未启用。市民搭乘长途汽车仍在破旧的老客运站,站内破旧不堪,客运车辆挤占道边运营,十分不便。

记者前往现场看到,“新建”的绥化东城客运站北侧主入口大门紧锁,门前地面坑坑洼洼,客运站外立面“出现不少破损,墙面脱落、玻璃碎裂”。不远处狭小拥挤的老站,破旧得像快倒闭了,“没有任何安检”,甚至不像正规车站。

9766a32b4c7bf81bdb4488e1bd356c9d.png

↑“新建”的绥化东城客运站与老客运站“候车厅”。图据人民日报

一边数千万投资,一边像“非法”黑车站,新站不用,老站破败。斥巨资修新站,缘何一荒就是十年?

作为惠民工程的客运站,当地市民别说享用,就连其被闲置的原因都全无头绪。据记者核实,车站闲置主要卡在手续验收和工程款结算方面。对于核心的验收问题,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员回复称主要是因施工方“提供的材料不齐全”所致。直到2023年7月,才拿到《竣工工程验收报告》,换句话说,在客运站竣工8年后,施工方才将材料备齐,其间到底有何梗阻并未明说。不过,“当时还是在手续上、合同上有不严密的地方,也有体制机制管理不严的问题”,也算是当地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委婉承认了相关问题所在。

事实上,施工方也很委屈,他们显然更想尽快验收拿到尾款,其表示先是因工程结算范围有争议,后是工程未做最后结算,“跑交通局不下一百遍”都没推动工程结算。何以如此?在施工方负责人看来,是干部不作为、懒政所致。“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意理会前任的事,新官不理旧账。还有人在涉及工程款的事情上怕担责”。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还存在业务流程不熟悉等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手续该怎么办,都得企业自己去推动”。

很难相信,涉及数千万元的惠民工程,从合同、施工到验收、结款,怎会处处透着一股业余感?历史遗留不是卸责借口,当政就要担责,手握公权就该恪尽职守。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绥化东城客运站外,南城还有一座更大的六合客运站,其用地约2万平方米,投资约5156万元,在2015年年底建成后运营了一年多因亏损关闭。

目前,对于曝光的问题,或需要来一次大追溯,有清晰的责任承担才能为后来者定下示范。比如倒查当年立项是否经过事先论证和民意调查,从选址、立项、资金预算,到施工中标、工程监理和事后验收,全环节是否经得起审查,是单纯能力问题还是可能涉及利益输送?市民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有投资、有验收、有实效才是真惠民。若不顾实际,随意决策,项目建成后问题一堆,又无人担责,这不是惠民而是伤民。相关干部表示:“我们现在会事先进行充分的论证。如道路建设,会从规划上进行科学有效论证,实地考察,并且会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避免财政和资源的浪费。”亡羊补牢虽为时不晚,只是这殷鉴不远的公共财政花费,叫人如何不痛?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