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打动人心的体育盛会,或许本应该就是这样:既敢于追求竞技的卓越,又有能力葆有基本的温情与从容。这也是体育回归人、回归本心的内在要求
拔河运动员化身为“跷脚战神”、网友路边围观接地气的定向越野、非遗龙舟首次“划”进世运会、四川运动员家门口拿武术金牌……成都世运会开赛以来,这些生动的细节扑面而来,紧张比赛中透着生活化的趣味气息。这种氛围,与成都这座城市长久以来给人的松弛感一拍即合,也让这场国际赛事显得更接地气。
世运会作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是高级别的竞技体育盛会。成都这次似乎悄悄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国际大赛的一些固有印象,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有争金夺银的紧张刺激,更有赛场与生活相融的舒缓松弛。
拔河选手尽力把战靴踩进草坪,是专业精神与民间智慧的碰撞,让围观者会心一笑;定向越野就在居民熟悉的“村道”进行,让观众抬脚就能围观,比赛与街坊邻居的生活无缝衔接……这种多元的、充满生活氛围的比赛“画风”,不代表没有激情,更不代表比赛严肃性的降格,反而让竞技体育变得更亲切可感、更包容,也更打动人心。
↑英国队在比赛中。
这既与部分赛事项目本身的“群众性”有关,如拔河、非遗龙舟、武术等,本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小到一些学校、单位举行的趣味运动会,大到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都能看到这些项目的身影,这让它们一直以来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紧密联系。但同时,世运赛场整体呈现的松弛感、趣味性,又是成都城市性格在大型赛事中的一种自然流露。
悠闲与奋进互相融合,闲适的生活氛围与奋斗的发展气息相得益彰,扑面的烟火气和耀眼的现代风彼此辉映,这种散发出独特魅力的城市性格,反映出成都的松弛感、包容性是骨子里的。也正因为此,它支持运动员在家门口全力以赴去拼搏,也让观众在路边悠闲自在看比赛——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舒服。
这份大型赛事中的松弛感,在当下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它或许可以触动更多人的思索:看看赛场上运动员专注又享受的表情,看看市民参与其中的那份开心,会发现这种松弛也是对“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现代诠释。
此次成都“版”世运会所展现的特点,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顶尖的竞技表现,同样可以在一种更自在、更享受的心境下达成——正如松弛感、烟火气,丝毫不影响城市在发展上的激情与进取。
或许,最打动人心的体育盛会,本应该就是这样:既敢于追求竞技的卓越,又有能力葆有基本的温情与从容。这也是体育回归人、回归本心的内在要求。而一座城市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郑楚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