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展智慧农场等数字化场景认证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相关指导意见

红星新闻 2025-09-12 15:34
进入
长安街
阅读更多内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9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姚雷介绍,近日,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指导意见》印发出台,为质量认证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

姚雷表示,在总体要求方面,《指导意见》将质量认证数字化作为持续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释放技术和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加快激活新质生产力、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指导意见》分两个阶段设定了具体目标:到2030年,逐步完善新业态下的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和技术规范,探索形成认证赋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优良案例;到2035年,全面建成层次清晰、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充分适配各行业各领域发展需求。

在重点任务方面,姚雷介绍,《指导意见》共有四大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质量认证行业自身加速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质量认证领域的创新应用,实现工序参数、过程数据和产品一致性要素等认证业务关键证据的实时在线采集和分析评价,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数字认证新模式,提升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

二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能力认证和工业操作系统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开展智慧农场、智慧牧场和智慧渔场数字化场景认证工作,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智慧城市、数字社区、金融科技等领域高标准服务认证制度供给;

三是筑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根基,加强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认证关键技术创新攻关,持续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认证体系建设,围绕行业发展和百姓需求,遴选出一批高质量数字化关键装备和产品;

四是强化数字资源应用,推进质量认证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数据统一归集、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创新发展质量诊断、质量体检、质量提升等认证延伸服务,推动实现监管端对认证产品的质量预测和全流程追溯,打造智慧监管新模式。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