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边的城市道路一定要是石板路吗?”近日,有网友向红星新闻爆料,称山东聊城水上古城及运河沿线均为石板路,近年来常有市民在此滑倒,特别是雨雪天时更是滑倒事故频发。他们多次投诉反映,希望能得到解决。
▲聊城古城外的石板路
对此,聊城市住建局工作人员9月30日向红星新闻表示,针对该问题已向市里汇报,目前正在推进中,相关设计方案已提交给了市文旅局。“我们想把它改成利民路,但因涉及到历史文物方面的保护问题,需要文物部门同意,所以(我们)还在和文物部门沟通中。只要他们同意,最快明年就修。”
——1——
石板路滑倒事故频发
山东聊城,作为黄河与大运河唯一实质性交汇的城市,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更因古道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而备受推崇。公开资料显示,聊城内城,始建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以光岳楼为中心,古城为1平方公里的方城,四周环以广阔的湖面,整个古城区如飘浮于水中的棋盘,是保护规划的核心。因古城区格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在1994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这个古城,周边都是水,它有4个城门,进出都得过桥,且这桥的坡度还比较大。晴天还好,但雨天、雪天就特别打滑,车辆和行人都容易出事。”聊城市民李先生告诉红星新闻,不仅是4个城门所对应的4条路,其古城外的运河沿线都有这个问题,而症结便是道路均为石板路。
▲网友留言 网络截图
李先生说,他曾在一个雨天骑自行车通行在古城边上。“当时下着小雨,看不清楚路,稍微一刹车,轮子就卡到路面的石板缝里了。轮子卡死了,动都动不了,我也因为惯性直接连车带人摔翻在地。”好在当时身旁并无其他车辆与行人,而李先生也只是把腿磕破了皮。
红星新闻注意到,有当地市民也曾发文称,自己前后两次在古城外骑电动车通过山陕会馆北面运河桥一带时,因石板路而滑倒。第一次是2024年5月,其称“骑行运河两岸,铺路用石板,缺边少角,凹凸不平,斑驳破烂”;第二次则是今年9月,其表示“因路面湿滑,车子一个侧滑倒在地上,幸好车速不快,当时也没有汽车行驶”。
而在该文的评论区,则有不少市民留言,称自己也曾在那一带的石板路上滑倒:“石板路太滑了,尤其是雨雪天,我就摔了好几次了,(骑车)捏闸也摔,车轮打滑根本把不住”“即便不下雨,石板缝也很容易卡住车轮导致摔倒,下雨天又湿又滑,冬天下雪时更是举步维艰”……
李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就有市民在网上反映关于石板路的问题。“我们理解石板路是为了与古城、运河相匹配,能有更独特的复古韵味,但市民的安全也很重要,就是想着能不能把路分一部分出来,改成沥青路方便通行。”
——2——
保护与出行的两难选择
在一份于2023年提交的(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086号提案里,记者看到,有人建议将运河两岸石板路改为沥青路面,并称2002年以来,该市对城区段运河进行了多次提升改造,改造过程中为了与运河相匹配,将运河两岸的道路修成了石板路。目前运河两岸的石板路已经使用了20多年,老化严重维护成本加重。
对此,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答复称,针对是否改造石板路主要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昌湖周边及运河沿岸文物古迹众多,且周边建筑多以仿古风格为主,石板路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观赏价值。从片区规划及建成现状实际来看,为保持东昌湖周边及运河沿岸风貌的整体性,建议保留石板路。
另一种观点认为:石板路存在夜间行车噪音大影响周边居民休息、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容易滑倒行人,石板缝隙较大容易卡夹非机动车轮胎,石板路面不易养护局部容易出现高差,存在安全隐患;沥青路具有结实耐用、成本较低、胎噪较小、平整度高、便于管养等特点,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方便市民出行,建议改为沥青路面。
▲聊城市运河沿线上的石板路
石板路改造可能会对东昌湖周边及运河沿岸整体风貌产生一定影响,针对是否改造问题需就兼顾城市风貌和市民安全方便出行的需求进一步论证研究,待形成统一方案后方可实施。而针对现状路面存在的问题,该单位将积极对接管理维护等有关部门,加大路面管理维护力度,排除交通安全隐患,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024年,再次有人在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城区运河沿岸青石路改造为沥青路的建议,称城区运河沿河道路为市民提供了生活和通行便利,然而运河沿岸居住区多,青石路面的弊端凸显,进行重新规划改造成为强烈共鸣。
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则再次答复称,鉴于该市城市建设实际,东昌湖及运河沿线存量石板路较多、工程量较大,如对石板路进行改造提升需投入大量建设资金。根据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建设施工的总体要求,凡在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区域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或改造,且投资额度在300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山东省政府相关部门核准。为尽快解决青石路存在的问题,目前该市正在谋划推进国家大运河步道建设,可依托该项目实施对运河城区段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3——
改造方案待文物部门同意
9月22日,红星新闻从当地官方一知情人士处获取到一份函件,上面显示,近年来,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多渠道,频繁收到社会各界人士反映运河两岸及东昌湖周边的石板路存在年久失修、噪音较大、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及交通出行,要求对石板路进行改造提升。为推动石板路改造提升工作进展,定于2025年9月23日在市住建局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石板路改造提升方案等相关事宜。
▲聊城大运河 据视觉中国
9月24日,红星新闻以市民的身份通过12345市政热线从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在上述会议后,有关石板路改造的问题目前正在推进中。“我们给市里汇报了,相关领导很关注这个事,也召集其他部门讨论过了,我们想把这个改成利民路。”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涉及到历史文物方面的保护问题,需要文物部门同意,所以还在和文物部门沟通中。
“如果他们同意,最快明年我们就修。”该工作人员表示,修路并非一两天的事,还需要申请资金,发改委立项、审批,以及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等等,“加上和文物部门对接,整体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马上就要冬季了,也难以施工。”
对于此次改造是仅运河沿岸一条路,还是有关石板路的整体都进行改造,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未确定。“市里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先修一段做试验看看,另一个则是全部改造,但都还未确定。主要是文物部门同意了,我们再定下一步的方案。”
9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再次致电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接线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关石板路改造的设计方案已提交给了市文旅局。此次设计方案则主要为将石板路改为沥青路面。
红星新闻记者 罗梦婕
编辑 郭庄
审核 何先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