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发言人记者会。会上,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黄海华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于9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届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将提请本次会议三审。
▲示意图 图据图虫创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对于及时发现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对此,黄海华回应道,这也是常委会审议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介绍,在此过程中,有的建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加强监测信息共享。有的建议,针对实际情况,明确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方式。经研究,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修改:
一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明确“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
二是增加规定,国家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联动监测和信息共享。
三是明确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杨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