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限上)旅游企业累计超900家,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旅游总花费超2100亿元。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1.4万场,票房达11亿元,观演人次超370万,音乐产业整体产值规模超310亿元……在9月2日举行的“立园满园·共建共享”·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文旅行业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资源对接活动上,亮出了今年上半年成都文旅“成绩单”,民营企业则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活动现场
会上,成都市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对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文旅有关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成都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定》《关于加快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旅游业发展16条、演艺市场发展16条、影视发展17条、游戏电竞发展15条、科幻发展13条、初创企业培育10条等政策措施,形成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1+1+N”政策体系。
“票根”正在成为连接多元消费场景的“万能钥匙”。据成都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已建立了由商务、文旅、会展、体育等部门组成的“票根经济”联动机制,制定《成都票根清单及优惠目录》,动员全市餐饮、景区、博物馆、酒店、家政及商圈等各类商家参与票根优惠活动,形成了覆盖赛、演、展、会等多个领域,链接吃、住、游、购、家政等多个业态的跨界融合发展格局,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此外,成都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还透露成都以赛事为纽带推动文商旅体融合的实践成果,实施“运动过节・观赛度假”体育消费促进行动,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和“世运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超200场,推介旅游景点、商圈200多个,吸引超20万市民和游客深度参与世运会体验,实现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的双向引流。
下一步,如何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径?这是会议座谈交流环节的焦点话题。成都“三城三都”研究院专家围绕“把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内在规律 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作主题宣讲,提出“推动组织创新、强化科技创造、深挖文化内涵、构建多元体验、完善政策保障”的实施路径,为参会企业破解融合痛点、挖掘跨界机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活动现场
参会企业也带来满满“干货”。成都城投万馆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议围绕赛演经济搭建文商旅体融合的核心承载平台,打造城市体育文娱商业综合体。成都阿发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则提出,以“自然野生花园式”商业集群为依托,打造兼具打卡属性与体验感的文商旅体融合空间。成都开心麻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建议,成都市尽快制定演艺新空间建设与运营指引文件,明确认定标准、改造规范、审批流程和监管主体。成都红鼎宫艳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则希望政府对“餐饮+文化”深度融合的企业加强扶持补贴。四川华可都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建议,充分利用国企闲置资源,打造一站式文商旅体融合平台,简化政策申报流程,加强文商旅体资源与资本的对接,推动国企+民企深度协同。
会议现场,市级部门逐项回应企业关切的问题,并现场发布了《成都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闲置空间载体清单》,解决企业与文旅场地资源对接困难,降低企业沟通成本。成都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企业诉求,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和服务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