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秋日的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天高云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庄严肃穆。“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全国影响力媒体总编辑怀化行活动走进芷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先后参观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坊与受降旧址,实地感受那段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与尊严的光辉历史。
△媒体大咖们走进受降纪念坊。
采访团的行程始于受降纪念坊。这座四柱三拱门的灰白色建筑的“血”字形结构震撼人心——寓意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的背后,是3500万同胞伤亡。纪念坊朝东屹立,象征日本从东方前来投降,坊身嵌刻的“震古铄今”“克敌受降威加万里”等题词,均出自国民政府军政要员手迹。讲解员介绍,该纪念坊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1947年落成后曾重建,如今是依据1947年原始照片复原的样貌,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随后,大家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步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内巨型“V”字雕塑--平面“V”字上刻画着中华儿女浴血抗战的场景,万里长城在向日葵簇拥下延伸,《大公报》登载的日本降书字样格外醒目;立体“V”字则呈现《解放日报》的日本投降新闻。
△大家正在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讲解员介绍,这组雕塑不仅寓意1945年芷江受降的历史性胜利,更凝结着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的不屈精神。馆内藏品与珍贵文物静静陈列,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抗战岁月的艰辛与辉煌。
浙报集团潮新闻编委葛熔金表示:“此前我读过芷江受降相关史料,今日亲临现场,看到见证历史的原始桌椅,更感震撼。这些物件定格了湘西会战的关键瞬间,承载着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战的珍贵记忆。让我们深刻体悟到‘国家富强方能免于欺凌’,更应珍惜当下和平,以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铭记芷江这片土地的荣光与伤痛,既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激励我们赓续奋斗、守护民族尊严的精神力量。”
采访团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受降旧址。这里的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美式鱼鳞板房,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美式军营房,所有陈设均为当年原物。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
受降堂位于旧址中心,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此举行。堂内孙中山画像悬挂正中,中方受降代表席、盟军代表席与日方投降代表席按历史原貌摆放。讲解员指着刻有“参加受降典礼纪念,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的桌椅介绍,这是全球唯一一套记录日本法西斯投降的铭文桌椅。
当日上午12时许,参观活动接近尾声。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芷江之行使他们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里全面呈现芷江受降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让更多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