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带娃”解后顾之忧!园区职工子女暑期看护不再难|有需必应第一线

红星新闻 2025-09-09 18:03

在四川天府新区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的会议室里,天齐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吴成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起刚刚过去的暑假,语气中满是欣慰。

“我儿子刚上三年级,以前每到暑假,最头疼的就是白天没人管孩子。家里老人虽然能看着,但管不住——孩子作业敷衍了事,整天盯着手机。今年完全不同了,一放暑假他就进了街道办的托管班,每天有老师带着写作业、做活动,连他自己都说:‘明年还要去!’”吴成说道。

这份安心,正是成都持续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以下简称“进解优促”)工作机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企业战略搬迁带来新挑战

员工子女暑期看护成难题

天齐集团是一家涵盖新能源材料与医疗器械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包括天齐锂业、天齐增材、天齐登特等业务板块。2025年3月,集团医疗板块整体搬迁至天府新区凤栖谷。

“这次搬迁在2024年初就已确定。集团从战略发展考虑,将新能源、精准医疗等板块集中到新区,既是为了更好发展,也利于资源整合。”吴成介绍。

▲天齐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吴成

如今,天齐增材与天齐登特两家企业生产办公楼在园区里比邻而立,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吴成坦言,这种集聚显著提升了沟通效率,但企业也面临新的挑战。

凤栖谷作为新园区,交通、食宿等配套还有待完善,搬迁初期,员工提出意见——公交班次与车间早晚班时间不匹配,住宿也只能暂时安排在附近公寓。

令企业逐渐放宽心的是,“进解优促”机制迅速发挥了作用。天府新区智能制造局、煎茶街道第一时间介入,协调公交公司多次调整线路和时间表,使通勤接驳逐渐顺畅,住宿问题也在政府协调下得到解决。

▲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附近的公交站台

“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吴成说。

然而,随着交通、住宿问题逐步解决,另一个更为隐性的难题浮出水面——员工子女的暑期看护需求。

天齐集团在凤栖谷的500多名员工以90后为主,正值成家立业阶段,子女多处于小学年龄段。暑假来临,“看娃难”成为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共同困扰。

“朋友圈里家长都在调侃‘神兽归笼’,背后其实是现实的无奈。上班族白天无法陪伴,老人照看不够细致,孩子的学习和作息乱套。我们人力资源部接到不少员工反映,希望公司或园区能帮忙想办法。”吴成说。

▲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

街道主动提出试点托管项目

“官方带娃”解员工后顾之忧

煎茶街道在走访企业中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主动提出试点托管项目:由政府出资、社会机构承办、企业协同支持,为园区职工子女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托管服务。

“完全是他们主动来问的,我们一听都觉得惊喜。这说明街道对我们走访得多、了解得深,所以能准确抓住痛点。”吴成表示,“尽管第一年我们企业只有六个孩子参加,但反馈非常好。”

▲暑期托管班的照片

据煎茶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营商环境)负责人史飞回忆,了解到企业职工子女“暑期无人照看”的难题后,街道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团队响应。

史飞表示,街道在解决困难前,先通过面对面座谈、线上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了企业和员工家长的意见建议,结合教育特点和儿童成长需求,科学制定托管方案,确保服务内容精准有效。

这套“量身定制”的托管计划迅速落地:上午老师辅导作业,下午安排兴趣课程,午餐统一配餐,既解决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也缓解了家长的焦虑。

“本次托管服务有效缓解了企业职工的家庭压力,增强了他们对街道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服务,让企业能够更专注发展,员工更安心工作。”史飞表示。

据了解,煎茶街道安排的暑期托管班共服务30余名6-11岁儿童,地点设在园区附近。上午会有老师辅导作业、检查完成情况,下午则组织孩子进行绘画、手工、球类等兴趣活动。   

▲暑期托管班的照片

托管服务带来的效果令人满意,吴成笑着和记者反馈,自己的儿子每天回来都特别兴奋,说老师又表扬他了,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还催我们准备跳蚤市场的道具,“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让我们家长真的轻松了很多”。

连午餐细节也考虑周到。起初有就餐需求的人数不多,家长需接孩子解决午餐问题。后来,托管老师联系附近餐馆统一供餐,孩子们反而更喜欢这种“集体用餐”的体验。

“以前每个暑假,我都要每天检查作业、盯着孩子,现在老师帮忙管了,下班后只需陪他聊聊天、看看电视。对家长来说,这份省心太宝贵了。”吴成感慨道。

▲暑期托管班的照片

小托管推动大环境

企业扎根信心足

吴成认为,托管班看似是“小事”,但对企业和员工的意义却不小。

“原本我们最担心搬迁导致人员流失,预计会有大批员工因距离远而离职。结果半年下来,实际流失率与以往持平,甚至低于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和街道及时解决了交通、住房、子女托管等问题,增强了大家留下来的信心。”

史飞也认为,这正是“进解优促”的关键所在:“深入企业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优化环境、促进发展。通过民生服务的小切口,我们做实了营商环境的大文章,让‘进解优促’的成效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能与职工的获得感。”

如今,天齐集团在凤栖谷站稳脚跟,旗下员工也逐渐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新区。有人在园区宿舍安居,有人开始在周边租房甚至购房。吴成认为,这正是园区“聚人效应”的体现。 

▲天齐集团旗下员工逐渐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新区

作为一名人力工作者,吴成向记者进一步解释,企业要发展,靠的不是单一优惠政策,而是整体环境能否让人安心。托管班、公交调整、入学协调……这些事情看似琐碎,但往往对于人才的“拴心留人”起到关键作用,长远来看,这决定了企业未来是否能稳健发展。

史飞介绍,自2024年9月开展“进解优促”行动以来,煎茶街道已累计走访对接企业1000余家次,协调解决各类诉求300余条,涵盖融资、用工、生产经营、政策服务等多个方面,“例如帮助解决装箱木材回收利用、通信网络优化、无人机飞行备案等问题,企业普遍满意度较高。成都正以‘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天齐集团的故事,是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从宏观政策部署到微观托管服务,“进解优促”用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将服务做到企业和员工心坎上。

正如吴成所说:“有时候企业的问题不是融资、用地这些‘大事’,而是员工每天遇到的‘小麻烦’。当政府愿意替我们解决这些小麻烦时,企业自然有信心在这里长久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记者 周仕军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