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故事多,充满悲喜哀乐。尤其是减持的故事,每一天都在股市里上演,而且每一次演出都是精彩纷呈。这不,日前歌尔股份就上演了“减持与回购齐飞”的一幕。
10月21日晚,歌尔股份发布了《关于持股 5%以上股东、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根据该公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姜滨和副总裁刘春发,计划以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其所持股份,拟减持数量合计不超过9247.56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85%。对于减持原因,歌尔股份给出这样的解释:姜滨基于偿还质押融资贷款及个人资金需要,刘春发基于个人资金需要。而以公告发布当日(10月21日)的收盘价18.27元/股计算,姜滨与刘春发上述计划减持套现的市值高达16.9亿元,其中,董事长姜滨套现约16.83亿元。
对于A股市场来说,控股股东等大股东以及董监高的减持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如果这类减持没有什么故事或特色的话,已经很难引起市场的关注。从2012年至今,姜滨家族已累计套现65亿元。而且其减持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二级市场、大宗交易,实控人还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的方式“套现”超30亿。此外,公司实控人也为了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而向对方减持。2015年至今,公司已经实施三次员工持股计划,姜滨借此成功套现合计为16.32亿元。因此,其减持如果没有什么故事的话,恐怕很难聚焦到市场的目光了。
而实际上,作为歌尔股份实控人及董事长的姜滨,此番减持确实准备上演精彩的“减持与回购齐飞”之一幕。就在10月21日当晚,歌尔股份在发布姜滨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的同时,该公司还发布了一份公司董事会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金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1元/股。而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 12 个月内。
也就是说,同在10月21日晚,歌尔股份同时发布了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姜滨的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与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减持与回购股份公告同时发布,也即“减持与回购齐飞”,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非常罕见。如此一来,两份公告一经公布就在市场上受到强烈的关注。甚至终于惊动深交所也在10月24日股市收盘后向歌尔股份董事会发来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公司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计划是否存在配合股东减持的动机,并要求歌尔股份认真自查并做出说明。
为此,10月25日晚,歌尔股份发布了关于对深交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对于深交所在关注函中提到的问题,歌尔股份进行了回应。歌尔股份公司方面认为本次回购股份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在目前阶段具有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债务兑付及生产经营。公司同时表示,为避免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姜滨和副总裁刘春发的减持行为同公司回购股份在实施时间上重合,公司承诺在相关股东减持实施完毕后,再实施本次回购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发布相关进展公告。
那么,歌尔股份这种“先减持再回购”的做法是否能够洗白“配合股东减持”之名呢?本人给出的回答是“很难”。就10月21日晚上演的“减持与回购齐飞”一幕来说,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司配合股东减持的动机是非常明显的。而在深交所的介入下,歌尔股份将“减持与回购齐飞”改为了“先减持后回购”,但此举仍有配合股东减持的嫌疑,该公司的回购公告在客观上仍有与减持公告“对冲”的作用,有为减持护航的客观效果。
因此,对于歌尔股份来说,如果真要洗脱“配合股东减持”之嫌疑的话,正确的做法就是取消回购股份方案。这样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姜滨的减持就没有公司的回购作为“后盾”了,“配合股东减持”之嫌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而且就公司的股价变动来说,目前确实不是回购的理想时段。歌尔股份的股价从今年初的7元附近,上涨到了目前的最高价19.28元,股价上涨了170%以上,目前公司股价对应的市盈率也在40倍以上。在此高位回购既不是维稳的需要,也不符合公司的利益,因此,目前的回购并没有紧迫性。
并且根据歌尔股份发布的回购公告,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 12 个月内。而董事长姜滨的减持计划期限是“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若按“先减持再回购”来执行,留给公司回购股份的时间也就不再有12个月,而是大大被缩短了。因此,对于歌尔股份来说,不妨先行取消本次回购计划,待董事长姜滨减持完毕后,再视市场情况来决定是否另行推出回购股份方案。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皮海洲
编辑 余孟祥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