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平均超650分,3人拟被清北录取,石室北湖有个“特牛十班”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0-07-27 15:18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由成都商报权威出品

>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一直有一个被称为“特牛十班”的理科班级,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们的班平均分超650分,高出理科一本线120分以上。在此,记者邀请到了该班3位拟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的同学,来分享他们的“学霸秘笈”。

 

朱文馨:

高考总分703 “三年的持续努力是我最大的底气”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关于学习,朱文馨将这句话视为至理箴言。她说,从高一开始她便刻苦学习,因此高三只用跟着自己习惯的节奏即可,几乎从未熬夜或早起。高考前一个星期,她每天晚上都会看看散文来缓解压力,先把各种公式放到一边,专注于心态的放松。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她有些小小的激动,“能考出这样的分数,还得感谢平时努力的自己,三年的持续努力是我最大的底气。”  

     在谈到学校老师时,朱文馨回忆,石室北湖的老师们大都很年轻,“我对他们除了有对老师的敬意外,还有一份对朋友的亲切。他们既是老师,又好像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忧虑迷茫都可以找他们分享,他们也总会认真帮我分析我的问题所在。老师的包容之心是同学们学习的后盾,而他们的教学能力自不必再提。”  


张一帆:

高考总分694 “老师的关心让高中三年温情脉脉”

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历程,张一帆说,身处“牛”班,自然是“强者环绕,大佬如林”,你可以和他们从函数构造聊到存在主义,从断手音游聊到时代经典。“如此牛班给我鞭策,给了我深夜鏖战,早起再战的直接动力。”

关于老师,张一帆介绍,石室的老师不但学识尖深,而且耐心细心。冲刺阶段,他们在闷热的走廊上随时等候,一整节课一整节课为我们解惑。“最让我感动的是文老师一句一咳地给我们讲解难题,在我失意时与我的谈心和给予的鼓励,让我的高中三年因而温情脉脉。”

此外,张一帆还是一位竞赛生。“在初三开设化学课后,化学的奇妙变化,使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高中以后,我入选了化学竞赛班,由于化竞在相距20公里的文庙校区上课,于是每个周五到周日,每个无休的寒暑假,我便穿梭于这个城市的两点,奔走在我的化竞赛道。期间,学校给予我们绝佳的环境和大力的支持,我和竞赛组的同学们也并肩作战,不断进取。最终,我获得北大春季联赛一等奖,33届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成绩94分,位列全省第七。”

 

王鸣旺:

高考总分691 “从北湖到北大的信念支持着我的奋斗之路”

 

王鸣旺表示,高中三年,最让他感动的是高三的备考冲刺时光。在石室北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北湖到北大”,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的奋斗之路。“当我感到怠惰感到害怕时,就跑长跑,我想就这样跑到北大去。还有一段时间,我坚持着一天一套数学、理综、英语,那是这些年我最‘疯’狂的时光。几乎每晚熬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还要努力打起精神,不影响正常上课。班主任文老说‘这是奋斗的岁月,该熬得熬,奋斗过才不留遗憾!’最终,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的。”

王鸣旺说,他当年的中考成绩只有610分,经过三年的奋斗,这样的蜕变源于同学们之间的同心协力、互相学习、一齐向前冲,“这样的氛围激励着我,所有任课老师的倾心关注与无私帮助,这样的付出温暖着我。”

 

记者 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