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传承,感谢有你!老师,节日快乐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0-09-10 10:53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由成都商报权威出品

>


2500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教育全民普及的先河;

到了西汉,董仲舒主张的“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至今依然影响着现代德育教育;

中唐期间,韩愈写下“古之学者必有师”,更是将师道尊严熔铸进中国人的骨血;

在成都,则有我们更为熟知的文翁兴学,使成都崇文重教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师道”,最重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教育环境如何变,“师道”的精神内核始终不变,对师道的传承也一直未变。

今天是第36个中国教师节,红星新闻、成都发布、成都儿童团、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联合对话了从幼儿园到大学8所学校的40位老师,他们分别代表着每个学校的五代人。

在时光的渡轮上,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在讲台前默默付出,任时光流转,任青丝染霜。

三尺讲台上,不止留下他们对学生的教诲,也有对后来者的师道相承。一代一代的教育人就这样,像接力一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以同样的初心和热忱,启人心智,培德铸魂,成就教育事业的步步拔节。

我们特别拍下这组以“传承”为主题的图片,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也感谢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对师道的接力与传承。


幼儿园


成都市第十幼儿园教育集团

吴莉菁(60后):从教33年,幼儿园之于我,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艳林(70后):每当孩子和老师们亲切地叫我一声“王妈妈”,这便是我做教育最大的幸福。

范颖(80后):孩子们的灿烂笑脸、园所的点点滴滴、在专业行走的路上和十幼并肩同行。

李蕾(90后):蹲下来、牵着手、抱起来,做孩子的老师,做孩子的朋友。

郑涵月(00后):跑啊跑、跳啊跳,一起生活和游戏,我们一起在成长。



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教育集团

蒋茂清(50后):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的成长。

冯亚(60后): 要做孩子的老师,先做孩子的朋友。

黄颖(70后):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王霞(80后):以爱,以美,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杨斯羽(90后): 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会给你一个太阳。


小学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宋庆义(50后):学生记得我,就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李雪来(60后):把教师的品质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张秀芬(70后):选择当教师,选择良心事业干一辈子。

谢娟(80后):做孩子们的守护天使。

陈亭如(90后):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

谢祥琼(50后): 因为教育,我这辈子很幸福、很快乐!

黄平(60后):圣洁芳菲的校园是孩子们的家园,更是他们的乐园! 

谢林(70后): 筑梦圣菲,和美未来;坚毅进取,大器天下。

周建军(80后):用童年的信仰,品格的力量,去爱,去生活。

赖亚(90后):不忘初心,超越自己;寻找慧心,成为自己;永葆匠心,成就自己



初中


成都市棕北中学


姜德炳(50后):让每个学子成才,让每个家长乐意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棕北学习。

张梅(60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张楠(70后):爱与责任,我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熊志(80后):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争做完美教师!

陈雪(90后):一支粉笔绘就世界的波澜壮阔!



高中


成都石室中学

韩晏(50后):“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我无怨无悔”

叶幼梅(60后):“教师要永远善良,永远成长,永远热泪盈眶!”

曾贵胜(70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李挚(80后):与学生谈谈“情”,说说“理”,有阳春白雪,也有动漫电影。

邱祥迪 (90后):“我是和00后学生一起成长的90后老师。”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


何群(50后):教师要化平淡为神奇,就必须用心去感悟教书育人的每一天!

夏迎春(60后):我一直愿意和孩儿们头脑风暴,KO有营养价值的问题。

蒋成波(70后):同孩子们一起探索物理的奥秘,我很快乐!

刘长乐(80后):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王雪怡(90后):我想要陪孩子们度过最美好的三年时光。



大学


成都大学

胡郁青(50后):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

练红宇(60后):帮学生发挥出最好的一面。

朱俊辰(80后):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李俊龙(80后):搞科研,心态别崩!做快乐的研究者。

吴亚玲(90后):学生的小细节常让我感动。


向每一位老师致敬!

记者|张瑾 刘珂君 王婷婷     实习记者|高彦雄   摄影记者|王效 赖浩 曹鸿禹 李桂林   编辑|张莉 陈泽   制图|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