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石油大学举办了毕业生成长事迹报告会,各路“达人”在会上一展风采。
分享的“达人”中,有的保送北大,有的考上人大,还有进博士后工作站、选调生、获天使投资、进世界500强……
毛正林:
签约中石油的石油人
关键词:经历地震 意志不灭 屡获大奖
毛正林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2013年,他经历了雅安“4.20”大地震,并这没有让他意志消沉。本科期间,毛正林综合素质名列前茅,推免至本校读研,同时成为全校首批公费赴美访学的推免生。研究生期间,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3篇,授权及公开国家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5项。本硕期间,他还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10余项,累计超过13万元。对于未来,毛正林谈到,他将继续用行动践行新时代“铁人精神”,用智慧点亮能源希望,用成绩回报国家社会。
李博:
进驻博士后流动站的逆流者
关键词:考研、读博,重燃大学梦想
李博是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生。
2009年,他在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随后经历了工作、创业。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西南石油大学看望朋友,学校“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点燃了他对石油行业的情愫,也点燃了他的大学梦。但由于基础太差,他每天至少要花13个小时学习,6个月的时间里,他背了八本专业课书籍、5500多个单词,最终还是因1分没能进入复试。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学会坚持,于是他选择“二战”。2015年9月,他如愿考入了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硕士,后又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共发表国内外期刊文章9篇,其中SCI期刊论文 4 篇(二区 3 篇、三区 1 篇),CSCD核心论文5篇。如今,他将前往西南油气田页岩气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段玉涛:
选调生考试笔试面试双第一的奋进者
关键词:不忘家乡 发奋图强
段玉涛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
从对考公一无所知、做题错误百出,到发奋图强、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段玉涛见过凌晨两点半的学校,也看过夜晚十二点的风景。每天在图书馆楼道背书,四个月的时间,每天同一个楼层的同一个座位记录着一个为实现梦想百折不挠的身影。最终他以笔试面试双第一考的优异成绩,考上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选调生。段玉涛说,“我来自农村,最终投身农村,为的只是能够拥抱生养我的那片热土。”
卿成林:
考入人大的新青年
关键词:成都市疫情防控突击手
卿成林是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17级学生。
大学期间,因志愿服务时数长达1140余小时,他获评成都市“2020年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疫情爆发后,因在疫情防控上突出表现,卿成林被校内外多家媒体报道表彰,被评为“四川省易青春五四青年榜样”、成都市第一批“疫情防控高校青年突击手”(全市共20位)等。同时,卿成林在科研也是齐头并进,担任了班长、校学生会主席职务,连续六学期获得奖学金,大一便进入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1篇,发明型专利3篇,获得国家、省、市、校荣誉40余次。如今,他以专业第一考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分析化学硕士学位。
杨大卫:
追梦的读书人
关键词:学习、艺术兼顾,保送北大燕园
杨大卫是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7级的学生。
刚进入大学,他也曾感到不适应、迷茫,但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杨大卫逐渐萌发出对专业的兴趣。大学四年,杨大卫获得奖学金超5万元,作为第一作者在金属材料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
龚涛:
指尖跳动的程序员
关键词:获6家大厂offer
龚涛是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学生。
2017年9月,他带着对计算机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开启了在石大的追梦历程。凭借对专业的热爱,他在特定的领域不断专研,每当遇到晦涩难懂的问题都会向老师请教,最后凭借着出众的专业能力加入了计科院学生团队。大学期间,他拿到了4万余元的奖学金,发表论文1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去年秋招季,他先后拿到了小米、字节跳动、快手等众多大厂校招 offer。
郑顺锋:
控股10余家科技公司的创业者
获600万天使投资
郑顺锋是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
与班上同学热衷考研考公不同,郑顺锋酷爱创业,他创立的公司是中国首个从事户外运动综合保障系统设计建设的企业,获得了众邦基金600万的天使投资。2020年12月,他受邀作为80名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业者事迹分享会,2021年受邀参加了中巴建交70周年特别活动。同年,郑顺锋联合创立了华创未来科技集团,开始进入企业孵化器领域,集团目前有三个创新创业载体,七个科技类服务平台,已经与德阳国家高新区签署招商引资合作协议。
赵文菲:
签约中海油的踏浪人
关键词:作品登上《人民日报》,就业深造两不误
赵文菲是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2017级学生,为实现投身石油行业与成为财务工作者的梦想,她选择了会计学专业。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学生工作,她在社会实践上也一样都没落下。尤其是在宣传工作方面,她拍摄的作品登上《人民日报》、《四川省教育导报》等各大官媒,成为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拍摄撰写的《利奇马悍然来袭——渤海油田硬核应对》《海外焊将》等作品被中国海洋石油报、中国海油官方微信刊发。通过自己的努力,她研究生成功上岸。经过权衡,她放弃全日制研究生资格,转为攻读非全日制会计硕士,并签约中国海洋石油。
安超:
工作不忘初心的实践者
关键词:参与全球首部官修《大熊猫图志》翻译
安超是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
从本科阶段的科研“小白”,到可以独立承担课题项目的负责人、获得各类奖助学金12万余元,都与他的实践经历密不可分:担任全国口译大赛复赛主持人、欧洽会、世警会翻译志愿者。其中,安超的翻译实践字数达20余万字,曾参与全球首部官修《大熊猫图志》翻译工作。
这些“达人们”,只是西南石油大学众多优秀毕业生中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西南石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同时,学生深造率也是不断攀升,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年深造率均在45%以上,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深造率达到了60%以上。从学校整体情况看,国内深造的学生中就读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占比达90%以上,出国(境)深造的学生中就读于QS世界排名前200的占比达50%以上。
近年来,学校就业率(含升学)均在90%以上。其中,就业学生中就职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科研机构的占比达40%以上,世界500强的占比达25%以上。
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
图据西南石油大学